9月初,嚴爸來京城了。吳秀紅過來照顧馮曦了,老家就他一個人在,日子過得也挺孤獨的。
雖然他已經習慣了那樣的孤獨,但嚴鑫覺得這樣不是很好,眼瞅著中秋節就要到了,便讓他來京城過中秋,也看一看首都是個啥樣子,等過完了國慶再回去。
反正也有住的地方,多個人還能熱鬧一些。不過他不是一個人來的,是跟著肖爸還有另外一個年輕人一起過來的。
他一個人沒出過遠門,很多東西都不懂,沒人帶著,嚴鑫還真有一些不放心。
肖爸來京城,倒也不是專門為了把他給送過來,也有著自己的事情。在京城推銷自家公司的產品,見一見自己的女兒,拜訪幾個農科院的大佬。
他在京城只會呆上一個星期時間,行程安排得還挺緊密的。跟著肖爸,嚴爸第一次坐了飛機。
到京城之後,嚴鑫開車過去接他們三個。車上肖爸就跟著他說起了今年在老家投資的那幾家農產品加工廠的進度。
現在廠子也蓋起來了,機器也買到了,差的就是員工的培訓。不用過太長的時間,就可以投入生產了。
他這一次過來,就肩負著一個任務,給那些新的產品找銷路。京城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當然要努力。
這一次還帶過來了不少的樣品,大包小包的。員工培訓還不到位,沒有正式生產,但少量的樣品還是有的。
等到正式生產才去找銷售渠道,在他看來,那效率就有點差了。生產出幾批樣品來,口味也得到了驗證之後,他們的銷售部門都全軍出動了,分成幾支隊伍帶著樣品去各大城市找銷售渠道。
肖爸和他帶過來的那個年輕人就跑這邊的銷售。他帶過來的年輕人嚴鑫還認識,是村裡的人,叫黃斌,比他大兩歲,大學畢業。
很多年前,這一位作為別人家的孩子,是他們那些學習成績不怎麼好的孩子羨慕的物件。
現在卻進入到了他的公司來做一個銷售員。不過能夠跟著肖爸一起跑銷售,看得出來,這是肖爸在栽培他,是給公司未來儲備的人才。
兩個人認識,但不是很熟,見面倒是很熱情的打了個招呼,然後就沒有什麼好聊的了。
開車回去的路上,基本上都是肖爸在和嚴鑫聊天。說是聊天,實際上就是彙報這半年來的工作。
嚴鑫也不好冷落別人,跟肖爸聊了一會兒,就問黃斌:“你是什麼時候進入公司的?”黃斌陪著笑回答:“春天就進了咱們公司。”肖爸在旁邊說道:“小黃能力不錯的,他之前就是在大城市做銷售員,畢業才三四年,月入就過萬了。”
“這麼厲害嗎?”嚴鑫愣了一下。坐在副駕駛位上的黃斌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心裡想著:“這怎麼聽起來好像是在諷刺我?”尷尬的回答:“沒有,沒有,就很普通的水平。”一個比他小兩歲,已經成為他老闆的人,說他很厲害,怎麼想怎麼覺得是在諷刺。
不過嚴鑫真的沒有諷刺的意思。他覺得畢業三四年就能夠月入過萬,確實挺厲害的。
這還只是2011年,這個水平是大多數人都達不到的。心裡還有一些疑惑:“這麼高的工資,加入到我們工廠做什麼呢?”但是肖爸說話了:“他爸在我們廠工作,也比較有能力,管著一個車間。跟他聊起來,知道他有這麼一個優秀的兒子,我就勸他把他兒子介紹到咱們公司來,雖然現在咱們公司還沒有很大的規模,但是咱們前景好,又是在家門口上班,做好了可不比在大城市差。我說了好幾次,才終於說動他,給咱們廠拉來了一個人才。”黃斌說道:“主要還是咱們廠給的待遇很好,而且成長的空間更大,我覺得在這裡發展比在大城市發展更好,所以就過來了。”嚴鑫很高興,道:“你很有眼光,相信我,留在這裡努力的幹,你會有一個更好的前途。”村裡的大學生並不多,願意留在老家工作的那就更少了。
目前也就黃斌這一個。嚴鑫還是更希望以後那些企業的負責人是老家的人,才會更多的考慮老家的利益。
他問黃斌:“來這裡之後,收入水平怎麼樣?沒有比以前的工作低很多吧?”廠裡普工的工資是不高的,平均下來也就是一個月一千多的樣子。
但是銷售員不一樣,底薪雖然也不高,但是有銷售提成,有績效獎勵。
基本上月入都有大幾千。黃斌笑了笑,很矜持的說道:“沒比原來的工作少。”嚴鑫又愣了一下:“嗯?”黃斌還沒有開口,肖爸就說了:“他挺厲害的,在銷售上面確實是個人才,一些我們覺得沒有價值的市場,他也給找出了利潤點來。雖然才來幾個月,但有時候一個月的收入都能有一兩萬塊了,平均下來每個月也有一萬多。”嚴鑫又看了黃斌一眼,笑道:“不錯呀!”黃斌笑得很矜持。
嚴鑫轉頭對肖爸說:“這樣的人才,要大力的培養。”去年過年的時候他就去工廠考察過,感覺就是一個草臺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