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下來的成本,就是他們的利潤。
公司想要進一步的擴張,想要獲得更多更大的投資,那就需要讓投資者看到他們的盈利能力。
一直虧損,可沒有多少投資方願意投資。
上一次貸款那麼多,著實讓食語公司闊氣了一把,趁著那股東風一口氣開拓了好多新的市場。
現在才過去兩三個月的時間,錢就花掉了一半。
接下來想要繼續發展,要不就得貸款,要不就得繼續融資。
他們現在業務覆蓋的城市有一兩百座,看上去是一個很大的版圖了,有著幾億人口。
但實際上,大多數城市只是有了一個業務點而已。
哪怕是最先開始的羊城,也沒有做到把業務覆蓋到整個城市區域。
原因很簡單——沒有那麼多錢來做到這一點。
如果不是有競爭對手的加入,要搶佔地盤,他們原來的計劃是先將幾個超一線城市的業務做到全覆蓋,然後再去做那些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一個一個的開發市場。
競爭對手的存在,加快了他們的擴充套件步伐,他們必須要在每一個城市和競爭對手展開肉搏戰,不能把那個市場白白的讓給競爭對手。
這也加速了他們燒錢的速度。
同時也打亂了他們的發展規劃,把他們整得很累。
發展倒是促進了發展,就是燒錢的速度變得更快了。
想要把他們現在有了業務的那些城市所有的區域都開發出來,按照現在開拓新市場所需要的成本,就算他們賬面上的資金再多一個零,那還是不夠的。
何況他們還要跟隨競爭對手的步伐,去新的城市開展業務。
沒個上百億的投入,別想做到這一點。
要不就是繼續融資或者是貸款,要不就得開源節流,節省成本,增加利潤,用成熟的市場來補償新興的市場,要不然就做不下去。
融資或者貸款,也得要證明自家公司有那樣的盈利能力,讓銀行相信他們有能力償還債務,讓投資者相信他們有能力帶來利潤。
這個資料一定要做起來。
公司現在沒有想著賺錢,但最起碼得展現出可以賺錢的能力來。
現在也就是珠三角和長三角這兩個區域的賬面上好看。
要是京城這邊的資料也有那麼好看,就不用擔心拉不到新的投資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