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現在的網際網路惡霸還沒有達到未來的那種體量,融資能力很強,但是也沒有強到無敵的狀態。
他們是準備著一開始就憑藉著資金的優勢把食語公司給擠出市場,最後讓這家公司二選一——或者低價被他們收購,或者滾出這個市場。
可是沒想到人家竟然找到了大財團來做投資方,能夠跟他們打得有來有回,現在甚至還跟他們打起了價格戰。
人家服務質量本來就更好,口碑也更好,還打起價格戰來,對他們來說,很難抵抗。
繼續加大優惠,給出更多的送餐補貼,那隻會讓他們燒錢的速度更快,時間長了,他們也撐不起。
還是現在這個補貼程度,那他們就沒有任何的優勢了,只會被對方給擠出市場。
最後想來想去,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求和。
繼續這樣打下去,有點打不下去了,後面的坑太大了,沒那麼容易填滿。
但是要放棄這個市場,前面虧的那就白虧了。
而且這個市場的潛力他們已經能夠看得到了,只要把業務做穩定了,再將單價往上調整,那利潤相當的可觀。
放棄是真的捨不得。
所以,競爭還是要競爭的,但是不要繼續打價格戰了。
他們這一次過來找上嚴鑫,想要表達的就是這麼一個意思——在送餐補貼上面,大家要有一個約束。
要搞什麼優惠活動之前,大家最好是商量一下,不能把單價壓得太低。
他們還傳達出這麼一個想法——這個市場很大,一家公司是吞不下去的,以後還會有新的競爭者出現。
他們殺得你死我活,燒掉海量的錢把市場做大了,讓後面的人白白的撿便宜,還不如雙方達成一個君子協定,良性競爭,然後將未來的新的競爭者封死。
競爭對手主動求和,倒是讓嚴鑫和肖詩語都鬆了一口氣。
兩家公司競爭,對於消費者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對資本來說,那真的是沉重的負擔。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哪裡來的那麼多錢來搞補貼?
真當資本家都是慈善家嗎?
現在這個市場上還沒有別的競爭對手出現,惟一的一個競爭對手,而且還有著很強大的背景,給他們也帶來了很大的損失,現在願意握手言和,停止打價格戰,他們當然樂意。
就算以後還是免不了打價格戰,但至少可以先歇一口氣,把這幾個億的資金用在新的市場的開拓上面,而不是在已經開發出的市場讓利。
另外一點,他也知道,這個市場開拓出來之後,絕對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吃得下來的,國家也不可能允許一家公司壟斷這麼一個和民生息息相關的行業。
容得下兩家公司,也必須得有兩家或者兩家以上的公司。
對方提出來的聯手封死新的競爭對手出現的提議,很合他的心意。
所以,他也接受了對方的求和。
不打價格戰,只是拼質量,他真的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雙方一番長談之後,做出了口頭上的約定,現有的價格機制不變,可以往上調,但是不能夠繼續往下調。
可以接受每年調整一次價格,但是調整的價格,雙方也得協商,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