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情似故人來> 國之殤:城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國之殤:城祭 (2 / 2)

田中在中國呆了多年,熟諳中國人的心理。有利誘,還要有威逼。如果能主動交出自己知道的那一步方子,便有活路;如果不交出來,將來被日本人查到,趙石南的下場,就是他們的下場。是生是死,明擺在那裡。

棚子搭了一天,圍觀的人很多。揚州城裡的老老小小,扶老攜弱的前來看著。沒有人說話,只是默默的站在了趙石南的前面。一個大嬸,從自家帶了一塊白布,覆在了趙石南的身上。那遍身的瘡痍,才有了遮擋。

人越圍越多,卻一絲不亂。沒有人組織,沒有人倡議,沒有人喧譁,沒有人嘈雜,大家自發的前來,只是靜靜的,默默的低頭站著。

那個死後都不能安息的男人,那個死後還被暴屍的男人,是他們的驕傲。他有著最聰明的頭腦,他創制的成悅錦,能在洋人的世界裡,拿到最高的金獎;他也有著最堅硬的骨氣,他面對著生死道義,做出了一箇中國男人最堅定,最無上的抉擇。這,便是幾千年中國人的傲骨。

而他,不是沙場的將軍,不是殿堂的官宦,不是文人墨客,不是簪纓詩禮,他只是士農工商中,地位最低的一個商賈之人。可誰說商人,便沒有一分赤子情懷,沒有一身凜然傲骨呢?

江南的冬日,飄起了細雨。冰冷的冬雨落在每個人身上,碎了一城。

有人拿來了油紙傘,立在最前面的幾個男人,把傘撐在了趙石南的屍身上,任自己被雨淋得溼透。雨碎江南,亂紅飛濺,明月暗淡,流光轉了青石板,連油紙傘都碎在了江南的煙雨天。

田中從驛館出來,看著棚子前烏泱泱漆黑一片的揚州人,心裡有些發虛。這些人的沉默,目光中的悲憤,讓他有些拿捏不準,猶豫片刻,他將懸賞的銀子從十兩提高到了二十兩。但是人群沒有任何的波瀾,依然只是沉默。

到了晚間,人群漸漸散去,自發的留下了幾個男人,守護在了趙石南的屍身旁邊。岡本同田中商量著:“支那人的屍體還用看著嗎?就那麼扔著吧。”

田中心裡幾分不平,他眼巴巴的從早等到晚,竟然沒有一個匠人過來,向他報告哪怕任何一步。他從那群揚州人的眼裡,讀到了他們心底的悲哀和憤怒。他第一次有些不解,他在中國呆了多年,中國人的膽小,貪婪,在他心裡是根深蒂固的印象。他幾乎不敢相信,今天不要銀錢,默默圍在趙石南身邊的那群人,也是中國人。

到底是為什麼?他不解。也許,他終究還是不瞭解中國人的。

田中搖搖頭:“不僅要看守,還要看的嚴。以防他們把屍體盜走。”他已經看出了情勢。這群人,並不好對付。

那天夜裡,不少揚州人把家裡尚存的成悅錦緞燒成了灰燼。佩蘭看著也在燒錦的杜仲,不禁問著:“真的也要燒嗎?”杜家也有先前趙石南和杜衡送的成悅錦。

杜仲點頭:“燒了吧,日本人想要成悅錦。如今沒有方子,只怕下一步,就是滿城搜刮現成的錦緞。這麼好的東西,不能留給那群畜生糟蹋。”杜仲在炭火盆裡繼續投著錦緞,趙家的錦緞,普通錦,成悅錦,都化成了灰燼。他的心早已經疼的麻木。

如今,他可以無愧的去底下對爹孃說,他給自家妹子挑的夫婿,是天底下難得的男兒。這錦緞,趙石南一生的心血,燒了就當是給他做了祭奠吧。

佩蘭抹著眼淚,偷偷的往身後裡藏了一塊杜若用過的普通錦緞包被,淺碧色的百子圖。找不到若兒,這也可留著做個念想。

耳語相傳,大家紛紛焚錦為祭。不幾日,揚州城中,已再無成悅錦。有骨氣的,不止是趙石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