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凌晨,雲辰等人悄然離開了豐州這座邊境小城。他選擇棄水路走陸路,但一直不說要將微濃帶向何處,更絕口不提回黎都之事。一路上,雲辰不放心幾個侍衛看守微濃,便與她、小貓兒三人共乘一輦,其餘幾個侍衛則另乘一輦,由他們輪番駕車趕路。
如此過了兩日,微濃實在忍不住了,出口相詢:“你要把我帶去哪兒?”
“一個安全的地方。”雲辰不欲多言。
微濃心生疑惑:“你作為寧軍督軍,難道不用回黎都覆命?”
“你覺得寧王會在乎嗎?”雲辰反問。
可微濃這一問,也算說穿了他的真實身份,小貓兒聽得目瞪口呆,指著雲辰:“您是……您是督軍大人?雲大人?”
雲辰不置可否,反而對她命道:“你先去另外一輛車上。”
小貓兒不敢再問,兀自跳下車輦。她這一走,車內只剩下微濃和雲辰兩個人,後者才道:“寧燕開戰,正是我復國的好時機,我要做些事情再回去。”
微濃立時緊張起來:“你要做什麼?”
“你很快就會知道。”
****
雲辰說出這話五日之後,一行人已快馬加鞭到了演州地界,經過小貓兒的細心照料,微濃的肩傷也漸趨好轉,左臂已能夠小心活動。因著幽州失守之事,演州也是人心惶惶,唯恐燕軍會跨過閔州打過來。
正午時分,雲辰帶著眾人大大方方來到酒樓用飯,剛點了幾個菜,便聽到旁邊一桌有四五個書生正湊在一起討論戰況。
“燕軍佔領幽州之後,這都半個月了,是一直在休養生息嗎?”
“聽說閔州人都在逃難啊,我姑媽一家前些日子都來投奔我們了。”
“也不知王上到底能不能收復幽州,總之別再把閔州搭上就成……”
……
幾個書生正七嘴八舌議論著,忽聽一年輕人嗤笑一聲:“你們不必杞人憂天,燕軍一時半會兒還打不過來。”
“為何?”眾人紛紛詢問,這下子不止同桌,就連鄰桌的人也都被吸引了注意。
那年輕人兀自喝了口茶,才不緊不慢地解釋:“其一,幽州府一戰,聽說燕國的攝政王受了傷;其二,楚地前些日子發生起義了。”
起義!微濃噌地站起來,一顆心陡然提到了嗓子眼兒裡。如今正值燕寧交戰,楚地這幾年都好端端的,早不起義、晚不其一,為何偏偏選在這時起義?是自發行為?還是有人唆使?聶星逸坐鎮燕王宮,可有能力將此事解決?若是處置不妥,起義越鬧越大,燕國豈不是“後院起火”?
還有,無論是鎮壓起義還是和平談判,聶星逸必定要派一批燕軍趕赴楚地,這是否會影響支援前線的燕軍數量?是否會影響拱衛京畿的人數?燕國是否會內裡空虛、被人趁虛而入?
一瞬間,微濃想到了許多種可能,又對應每種可能想到了許多種後果,每一種後果對燕國都能帶來災難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