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說老四當年也是個活潑伶俐的,就如如今的弘暉一樣。弘暉就好奇,問他為什麼你阿瑪如今變化卻這麼大?”
烏那希雙眼晶亮,趕緊配合地問了句:“對呀,為什麼?”
“朕記得那還是康熙二十幾年吧?反正幾個小子都還不大。你阿瑪教幾個弟弟練字,他那個人自小就一板一眼,而你九叔他們又是猴子託生,皮上了天。竟因為不忿你阿瑪過於嚴厲,偷偷摸摸剃了他愛犬的毛……”
“欠就欠吧,被抓到之後他還挑釁,說不過是一個畜生而已剪了就剪了,還能怎樣?最多往貓狗房再給他抱倆新的。你阿瑪大怒,竟搶過剪刀剪了你九叔的辮子。咱們滿人的辮子非國喪父母喪都不可輕剪,他這一下可不就捅了馬蜂窩?”
兩人都哭成了淚人,雙雙鬧騰到御前。
倆兒子打架,當老子的基本都是和稀泥唄!但鑑於老四這個行為過於惡劣,他就說他喜怒不定,囑他戒急用忍。
然後這四個字就成了四阿哥的座右銘,小話嘮也就這麼生生的被憋成了冰塊。
“如今想來也是唏噓,朕說早知如此,當年就不該那般嚴厲。可能,你哥就感動了,替你阿瑪高興了吧?”
烏那希皺著小眉頭,感覺事情不可能這麼簡單。
但康熙一臉無奈:“可能的情況朕都已經說了,你要是不信朕也沒有辦法。或者給你一些假期,你回去問你哥?”
康熙固然促狹,但他相信弘暉必然也要臉。
在做孝子跟做笑話之間,他肯定會選前者。
但是!
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逃過了乖孫孫,沒逃過乖孫女。烏那希經過簡單整理之後,把這個事兒原原本本的記載在了福襄雜錄上。
並有帝大悔,常以為憾。
與皇孫、公主語之。
明明白白,徹徹底底的把他釘在了暴脾氣家長名錄裡。
康熙帝要為雍正帝的冷麵寡言負全責。
數百上千年之後還有人因為這一段史料而在網上把他罵到10086L+的高度。
而現在,並沒有長那個前後眼的康熙還在歡喜成功應付過關。
然後很絲滑自然的,就把話題轉移到了怎麼批次製造後裝線膛炮的問題上。
嘖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