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北宋小地主> 第四七八章 東海都護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七八章 東海都護府 (2 / 3)

如果說,晁家軍以前非常強大,卻是無根浮萍。擁有了海外根據地後,擁有後勤保障,沒有了後顧之憂。這把鋒利的刀將變得更加鋒利,銳不可當。

現在缺少的就是時間來發展!

為了縮短這個時間,晁蓋親力親為,丟掉了血淋淋的屠刀,親自率隊前往各處視察。白天出面用蹩腳的土著方言,安撫各地平民,保證其利益不受侵犯,接見投靠的官吏,士紳,許諾是人才就用……

晚上桌上擺放著成堆的檔案,逐一翻閱,做出批示。時常到了午夜房間燭火亮著甚至直到天明。只能小憩兩個時辰,第二天便又開始奔赴下一站。

不止是他,聞煥章,婁敏中等官員有特別行動隊充當保鏢和翻譯,走馬上任後,努力地安撫良民,取締了賤民制度,獲得了一批忠實的支持者。又挨家挨戶的發放錢糧問候,對於那些因為戰爭而失去親人的家庭給種點補償,致以沉痛的哀悼。

不管是牧守一方的大臣,還是基層官吏,人人充滿幹勁。這個被攻下來的島國只是開始,不是終點。

到處張貼著“共同富強”,“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標語。

不管是漢人文官還是軍隊恪守職責,從不擾民。遇到那些弱勢群體,困難者伸出援手,傾力相助。

眾人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大戰結束大半個月,各地先後步入正軌。原倭國民眾完成了登記造冊入戶籍,成為東海都護府子民。彷彿回到以往的生活,不少人忙著收割水稻。

就連本州島,也沒有了騷亂現象,同樣忙著收穫。原本在大戰期間,大片土地之上肯定是沒有稻穀的。然而,這些都是遷徙過來的漢人百姓種植的。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其實從攻佔北海道,九州,四國島後,晁家軍官吏組織當地居民,勇敢的去收割那些已經成熟水稻和作物,軍隊幫忙運輸,也沒拿過一粒糧食。

這幾個地方也是最先穩定下來的。

從那時開始。移民計劃便提上章程,三支艦隊來回運送。至今數十萬漢人百姓湧入,在各處定住。就連本州島也不例外,搶收快要爛在地裡的稻穀,忙著下一季水稻種植,開墾土地種植作物等。

而被驅趕到城裡的平民糧食沒少,還有人幫忙種植。晁家軍將士拿起鐮刀幫忙,用剛學會的蹩腳方言說著自己也是農民,曾經也飽受欺凌之類的話。

這讓倭國民眾心情複雜卻無法去怨恨。

或許他們明白曾經的國家消失,將會迎來新的生活。

事實的確是如此!

轉眼過去了兩個多月,四個島嶼變化是非常大的。首先就是各處城池(貴族領地不僅多了一處處學堂,門口擺放著徐福雕像,以及先秦時期的故事,教導孩童或成年人學習漢字,瞭解漢人文化。

一處處不高卻很別緻的酒樓,商鋪坐落在其中。從大宋運過來的極品酒水和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家家戶戶都有都護府的補貼,令窮苦民眾感激不已……

各地除了商鋪,也有商隊形成,恢復戰爭後的創傷。越來越多的倭人可以用蹩腳的漢語簡單的交流。甚至還有不少看上眼的,喜結良緣成為夫妻。

越來越多的倭人給自己取了漢人的姓名。

除了本州島這個地方深受大和民族政權的影響,一時半會兒還無法搞定,多有平民對都護府冷漠,學堂也有些冷靜,遠不如北海,九州,四國等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