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晨曦灑在江面上,波光粼粼。
就在此時,前方的山路上出現了一行人。為首的是一個揹負桃木劍、腰懸一串銀色鈴鐺的老道人。
他的道袍老舊,腳踩草鞋,沒有幾分仙氣,寒酸氣倒是十足。
老道人身後跟著一個神色木訥的跛腳少年,少年除了揹負著大包裹,肩膀還斜斜扛著一面幡子,幡子上寫著“降妖捉鬼、除魔衛道”八個字。
可惜幡子布料早已泛白,字跡也墨色淺淡,顯然用了很久。
少年身旁還有個七八歲的圓臉小姑娘,瘦瘦小小,伸手攙扶著老道人。
而老道人卻始終閉著眼睛,彷彿在感受著什麼。
方知寒並未貿然上前打招呼,只是遠遠作揖,隨後帶著李槐等人繼續前行。
兩撥人各走各路,彷彿彼此只是過客。
然而,就在雙方擦肩而過的瞬間,老道人忽然撫須而笑,以稍顯拗口的大驪官話說道:“如果貧道沒有看錯的話,諸位此行遠遊,有過血光之災,可千萬別以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方知寒聞言,腳步微微一頓,轉頭看向老道人,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我們會小心的,感謝道長提醒。”
老道人點了點頭,依舊閉著眼睛,彷彿剛才的話只是隨口一提。
雙方擦身而過,李寶瓶朝那乾乾瘦瘦的圓臉小姑娘大方揮手,小姑娘怯生生地舉起小手在胸口輕輕晃了晃,作為無聲的告別。
等到方知寒一行人的身影在山路盡頭消失後,老道人才停下腳步,低聲嘀咕道:“一路行來,大驪人要麼是粗鄙武夫,要麼是無知百姓,貧道這一套百試不爽,怎麼今天失靈了?”
他身後的跛腳少年聞言,依舊神色木訥,彷彿對老道人的話毫無反應。
而那圓臉小姑娘則眨了眨眼睛,小聲說道:“師父,他們好像不是普通人。”
“確實不簡單。”
老道人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尤其是那個背劍的少年,身上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氣息,連貧道都看不透。”
師徒三人繼續前行,很快便進入了深山之中
然而,令他們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大半旬時光,他們竟在山中兜兜轉轉,始終無法準確找到妖氣的來源。
老道人雖然能感受到細微的妖氣瀰漫在山野草木之間,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老道人心知,那名大妖的道行肯定不弱,否則也沒本事使出如此高明的障眼陣法。
然而,他仍是不願死心,每天讓跛腳少年扛著幡子去探路,自己則帶著圓臉小姑娘在靠近山路的地方休憩。
休息時,老道人時不時拿出一塊木製羅盤,俗稱“顛倒盤”。
這是道門修士和陰陽術士常用的款式,並不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