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慶之以緬人侵襲雲南為由率軍南下,得到奏報後,朝中君臣都頗為擔憂,擔心那位東籲雄主莽瑞體會趁勢大舉入侵。
這一次朝堂上反對的聲音佔據了主流,原先支援蔣慶之的人也在抱怨這位膽大包天,無法無天。
那是莽瑞體啊!
東征西討建立了東籲王朝的雄主,你就靠著那點人馬去討野火,就不怕全軍覆沒嗎?
兵部迅速組織人推演此戰,有當年曾在雲南的武將提及了象兵,說那玩意兒無堅不摧,虎賁左衛再犀利,面對皮糙肉厚的巨獸也無可奈何。
推演的結果在朝中引發了爭議,有人建議下旨讓蔣慶之趕緊回京,別特麼再讓大夥兒提心吊膽了。
有人建議派內侍去把蔣慶之帶回來,否則這廝就如同是猴兒,一不小心就不見了。
就在眾人憂心忡忡時,訊息來了。
莽瑞體親征。
艹!
這下連老王都睡不著了,連續幾日在兵部組織人推演戰局。
其實不用他推演,朝中君臣都知曉此戰的兇險。
嚴嵩當朝表態,京衛隨時可以出動。
而群臣此次罕見的並未反對。
原因很簡單,兵部推演的結果:若是兵敗,有沐氏餘孽的配合,雲南頃刻便會淪陷。莽瑞體乃是雄主,他不會停下腳步,接下來他的目光會轉向西南各地……
——東籲那邊若是傾國而來,十餘萬大軍不在話下。
就在這個時候,依舊有人彈劾蔣慶之,被道爺一記掌心雷,不,是一玉錐把腦袋砸破,血流滿面。
此次東廠和錦衣衛的訊息終於晚了。
當蔣慶之的捷報到了京師時,朝中君臣震動。
六千大破三萬!
捷報很簡潔,就是簡單敘述了一下擊敗敵軍的事兒,平淡的彷彿是剛剿滅了一股土匪。且這股土匪都是老弱病殘,擊敗他們不值一提。
艹!
有人說蔣慶之是在故作姿態,興奮欲狂的王以旂卻說這是名將之姿。
——殺敵太多,捷報太多,人長威伯都習慣了。
是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