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一種地域心態,比如說一個外地佬在本地嘚瑟,無論有理無理,本地人都會覺得這人該收拾。
換個說法,便是幫親不幫理。
親不親,故鄉人啊!
所以,幾個讀書人的死在有些聰明人看來有可疑之處,但出於這種心態,他們下意識的覺得蔣慶之欺人太甚。
有人一鼓動,這些人熱血上頭,便跟著人群往前湧。
至於擔心蔣慶之動手,且看看周圍多少人,兩三千人。
蔣慶之但凡敢動手,別說嘉靖帝,神靈來了也護不住他。
必死無疑!
在有恃無恐加上幫親不幫理的心態鼓動下,再加上打太平拳的興奮,讓整個華亭都躁動了起來。
趙福和朱藝甚至把半邊身子探出窗戶,恨不能飛到城頭上去一看究竟。
徐璠一臉遺憾,“還未曾碰面,蔣慶之便……罷了。”
——我等你蔣慶之許久了,可你連我麾下將領都打不過,哎!這讓我情何以堪吶!
各種心態交織下的華亭城內外,此刻都被那個少年吸引住了。
而後,怒火勃發。
特麼的!
蔣慶之是外人啊!
幫親不幫理的道理懂不懂?
蔣慶之有些意外,但卻含笑問:“你在何處看到的?”
農夫衝了出來,半途那些人故意阻攔兩個軍士,把通道堵住了,他踮腳喊道:“大郎,回來!回來!”
少年充耳不聞,興奮的道:“伯爺,先前小人跟著爹在地裡,就在那些貴人喝酒的邊上,聽到他們罵伯爺是蔣賊……”
艹!
陳連暗自大罵,心想這群蠢貨,就算是要謀劃什麼,或是辱罵蔣慶之,好歹也得看看地方不是。但他轉念一想,想到自己平日裡也是把這些農夫視為無物的心態,又為那些讀書人開脫了一番。
“他們說要對付伯爺,用什麼手段來著我沒聽清,接著就是……”少年指著孫重樓,“他們來了,聽到那些人辱罵伯爺,便上來質問,兩邊就打鬧了起來……”
“這個少年,資質不錯。”蔣慶之淡淡的道。
徐渭挑眉,“打鬧二字用的極好。”
打,就是單方面毒打。
加個鬧字,便有些爭執和推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