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更是乾淨。活下來的人。要麼是釜底游魚,要麼是山東移民。都已經打散了。並以軍法勒之,你才覺得如臂使指。如果你在南方。哪裡能有這樣的事情。”
何夕萬萬沒有想到,朱元璋派他來遼東,還有如此的深意。
一時間,他內心之中回顧了一下。
北方,臨海,有大量煤鐵資源。也只有這裡了。
何夕說道;“兒臣不知道父皇如此愛護。”
朱元璋說道:“關於未來的事情,朕想了這麼多年。終於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朕是或許能看懂,但是到能做出來,還差著十萬八千里。所以這件事情只能你來做了。只是,朕讀書,也是有一個小心得。你要不要聽聽。”
何夕說道;“陛下請講。”
朱元璋說道;“新的生產方式或者生產關係,不會在舊的生產方式發達的地方產出。而是舊生產方式的邊緣地帶發生變革。西方崛起是這樣,蘇聯也是這樣。所以,你的事業,就在這裡。在北方。”
“我回去之後,就讓安慶過來,與你一家團聚,十年之內,不要想南京的事情了。”
何夕說道;“請父皇放心,我一定會給你看一個嶄新的世界。”
朱元璋淡淡說道:“朕不知道那個時候能不能看到了。”
何夕聽朱元璋這樣說,心中忽然一動,才覺得朱元璋說的這個時間節點有問題,為什麼是十年,而今洪武二十年,十年之後,就是洪武三十年,而朱元璋駕崩於洪武三十一年五月。
這一切,真的事情巧合。
或者說。朱元璋內心之中,更有謀算。
何夕不知道,也不敢多想。
朱元璋說道:“朕有一項艱鉅的任務交給你。”
何夕說道:“陛下請講。”
朱元璋說道:“朕要遷都北平。或者說北京。這一件事情遲早要做。不如朕來做。”
何夕聽了朱元璋此言,再聯絡到朱元璋之前所言,一時間有一些恍惚。別朱元璋大手筆給鎮住了。
絲絲脈絡終於聯絡起來了。
朱元璋這是要對大明改換根基。
因為遷都這一件事情,本身就與變法有聯絡。最典型的是北魏孝文帝,他就是將北魏都城從平城遷到了洛陽,讓北魏根基,從拓跋氏以及遊牧部落權貴,變成了北方漢人集團。
讓北魏有了更高上限。同時也埋下了北魏分裂的種子。
如果,單單說遷都。何夕不會這麼想。但是結合朱元璋之前所言。何夕豈能不明白。
朱元璋認為,在南方這種傳承幾百年的宗族根深蒂固。他能壓制一時,不能壓制一世。一個人是不能戰勝一個階級的。能戰勝一個階級的,只有另外一個階級。
而遷都,將都城從南京到北京。並不僅僅是一個遷都,而是從舊生產關係根深蒂固的地區,來到舊生產關係的邊緣地區,將大明朝廷原本的支柱,也就是地主階級,換成新的支柱。
而這個新支柱,就是何夕來打造的。
這樣大手筆,註定了大明未來十年,決計不會平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