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遷都準備
何夕回過神來,發現朱元璋在注視著他。朱元璋說道:“你懂了嗎?”
如果何夕剛剛來大明,或許看不懂朱元璋下得這一盤大棋,此刻在朱元璋的教導之下,早就不是吳下阿蒙了。立即點頭說道;“兒臣明白。”
朱元璋說道:“你明白就好。你肩上的擔子很重。首先,遼東一年最少能夠供應北京四百萬石糧食。你這個數目你應該清楚。”
何夕暗暗叫苦,蓋因而今整個遼東糧食產量也未必有四百萬石。這不是翻幾倍,而是最少十倍,因為供給北京四百萬石糧食,那最少遼東要產出一兩千萬石糧食才行。因為人是要吃飯的。總不能讓下面人餓著肚子將口糧交出來吧。
那是逼人造反。
但是何夕更明白,四百萬石的重要性。
何夕說道:“這是漕運的數目。”
是的,漕運。
朱元璋已經在推演未來北京與南方爭權的可能性了,想來想去,無論如何都覺得,漕運是一個要害所在。不管是海運,還是漕運。都是將北京的糧食安全寄託於南方。
將來在政爭之中,就很被動。
什麼?大臣們不會這麼無底線?
天底下最髒的地方,一個是朝堂,一個青樓。決計不要高估未來鬥爭的殘酷形式。
朱元璋自然要排雷。
所以,他對遼東如此支援。蓋因他知道東北未來是大糧倉。有了這個大糧倉之後,北京對南方就更硬氣了。
不過,這一件事情何夕還是有底氣的。
原因有二,第一是,高麗。也就是朝鮮半島南部也是有大量良田的。
就朝廷半島本身來說,自然是山多田少。但是朝鮮半島南部很多地方都是盛產大米的。雖然說過後世朝鮮半島糧食不夠吃,那是與人口數量有關係,而今整個東北,東北三省,外東北,朝鮮半島。加起來也沒有一千萬人。
再加上一直在遷徙人口。朝鮮半島的糧食一定會有剩餘的。
這會給遼東一些幫助。
第二,就是提供四百萬石糧食,未必全部要產於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