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都換了兩個了。再加上塞外的寒風,最不待見老人的。
當今的故人已經不多了。
而更多從小在草原長大的小輩們漸漸雄起了。
這些小輩們恢復了先祖的傳統,從小騎羊。長大習騎射,在朔風之中長大,受得了冰天雪地,啃得了比石頭都硬得牛肉乾。喝得了馬尿。不是酒,是真的馬尿,在騎兵長途奔襲的時候,有時候馬尿就是唯一的水源。
雖然脫因帖木兒知道,這不是他們這些長輩想要的。畢竟,誰不想孩子們安安全全的長大的。但是這些孩子們是承受了遠超過中原的夭折率。不知道多少孩子都沒有長大。
是大自然挑選出來的勇士。
他們之中,一定有能夠成功駕馭草原的人才。
而今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撐得住。能讓他們好好地長大。
其實,現在的元朝很難說是一個遊牧王朝,他有很多中原王朝的特性。同時,也對遊牧生活很不適應。這種情況下,限制了蒙古人發揮遊牧民族的特性。脫因帖木兒的看法,並不能說。朱棣北伐最大的敵人,瓦剌馬哈木,算起來,就是元朝退出中原之後出生的。
只是元朝的中央朝廷沒有等到那個時候,卻不是現在的脫因帖木兒所能想到的。
“大人?”一個蒙古將領走了過來, 說道:“剛剛得到訊息,明人在松花江上築城了。”
脫因帖木兒說道;“在什麼地方?”
這個蒙古將領說道:“大人,就是松花江上游,剛出長白山出來, 距離遼河最近的地方,也就是明人造船轉運糧食的地方。”
這個地方,從後世地圖上來看,應該在長春市境內,但是實際上,古今差別之大,不知道該如何描述了。所以只能圈定一個範圍,而不是具體地點。
脫因帖木兒陷入沉思之中。
他首先想到的,這是不是馮勝的陷阱。
他與馮勝老對手了。對對方的風格,用兵習慣,都不需要再熟悉了。故而,他才不敢輕易相信,大明準備在這裡築城。而今即便是,他也未必要下手。
他要再等一等,再看一看。
脫因帖木兒說道;“繼續探查,看明人退兵了沒有。對了,派幾個人遠遠地盯著這裡。看他們是真築城,而是假築城。”
三根繩子綁在一塊原木上,三人同時用力,就將原木給高高地拋起,然後重重地落在地面上,這就叫打夯,用來建立地基的。也是修建城池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