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脫因帖木兒
脫因帖木兒老了。
他也知道他老了。
馮勝都感到了自己身體的虛弱,感嘆自己不負當今之勇了。脫因帖木兒更是如此。只是,而今局面之下,元朝沒有相,也沒有將。他只能勉力支援。希望能將大元朝廷支援下去。
脫因帖木兒從來不覺得自己是第一流的人才。不過是兄長的跟班而已。
而今他最常想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兄長還活著,他會怎麼辦?
這也是脫因帖木兒,最終決定,與自己的老對手在這裡碰一碰的原因。
其實,他並不是為了能取得多大的勝利。而是為了勝利本身。
雖然殘元已經破敗成而今的局面,整個中樞沒有十萬騎兵了。但是脫因帖木兒在一次又一次戰敗之中,重新站起來,在王保保的教導之下,單純論個人才能,他其實並不弱馮勝多少。
但是說這個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戰場從來不是一個兩個人的才能決定的。
脫因帖木兒其實也知道,明軍在東北建立衛所的可能性不高,不是不想,是不能。沒有足夠的人力,什麼事情都做不來。
只是,自從洪武十四年之後,相安無事近十年的明朝大舉北上。幾年下來,元朝這邊,就沒有打過一個勝仗。士氣凋零之極,否則也不會出現納哈出這個級別的將領投敵。
更是雪上加霜。
元廷內部就有議論,要不要堅持下去,能不能堅持下去。
上上下下都在這樣議論,脫因帖木兒終究不是他的哥哥,有著毋庸置疑,讓皇帝都驚懼的威望。在這一件事情,也顯得很無力。但是脫因帖木兒與他的家族,一輩子都在與大明作戰。
是決計不會投降的。
脫因帖木兒已經感覺到了,大元正在最虛弱的時候。熬過這一代人,大元就有可能浴火重生。
原因在於什麼?
就在於多難興邦。
大元剛剛退回草原上的時候,其實中樞還是中原的一套。但中原的那一套根本不適合統治草原。才有屢戰屢敗的情況。而時間是最大偉力,而今二十年過去了,當年在中原就身居高位的大臣,已經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