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十六章架長帆破萬里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六章架長帆破萬里浪 (2 / 3)

何夕說道:「知道。」

何遠思說道:「這個專案進行的很不順利。」

何夕說道:「放心,這幾年就應該順利了。」

何夕很清楚為什麼不順利。

一方面是船用蒸汽機比火車蒸汽機要求高。

火車蒸汽機,在張宗德看來,都是很勉強的。如果不是戰爭需要,必須馬上投入使用之中。這樣的蒸汽機根本不能用。成本太高了。故障率也高。

不過,即便是成本高,故障率也高。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這比馬車強上太多了。

這也是何夕推廣的原因。

而且很多東西,必須大規模使用了,才知道該怎麼修改與改進。

而船用蒸汽機就不能這樣了。

火車用的蒸汽機,壞在鐵路上了。在鐵路上,到處都是火車站。而且路線上火車很多。想辦法弄到火車站就能進行簡單的維修。實在不行,換一臺

也是可以的。

而船用蒸汽機就不一樣了。

畢竟火車用的蒸汽機就是裝在火車頭中的,壞了也就是換一個火車頭一節就行了。很輕鬆的。

用不了多長時間。前提是有足夠的火車頭可以更換。

這個也很容易,無非是大力出奇跡。堆資源而已。

而船用的就不一樣了。

首先船用蒸汽機在船艙裡面。且不說,一艘船裡面放一個蒸汽機,這本身就是一個大工程。需要考慮很多東西,要比將蒸汽機放在火車頭裡面困難多了。

其次,船用蒸汽機是萬萬不敢亂出故障的。在海上出了問題,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即便是備用風帆,也是相當麻煩的一件事情。

最後,就是維修難度。

維修一出船舶,幾乎是要船隻開膛破肚,將裡面的蒸汽機弄出來,對船隻整體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就算是能修好,也會影響船隻整體結構的。

次數多了。就要考慮,給蒸汽機換一個新船殼了。那幾乎等於一艘新船了。

更不要說戰爭影響了。

在大戰期間,科研經費必須投入戰爭的方向,何夕權衡利弊之下,將大部分科研經費都投入火車蒸汽機,與鐵路建設上面了。船用蒸汽機,與新船,幾乎沒有得到什麼經費。

原因也很簡單。北京水師是有優勢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