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而今還沒有冊封太子。但是誰都看得出來,皇長子今後必定是太子。朱雄英幾乎天天帶在身邊。
在北京的時候,還不是太明顯。
畢竟,何夕對朱雄英並不是奪權,只能說是有分工。具體行政權在何夕手中,在決策的時候,何夕也是會與朱雄英商議的。雖然說大多數時候,朱雄英也只能承認何夕的辦法最好。只能按照何夕的辦法來行動。
監督權,還一些人事權力上很是放手。
再加上北京那時候打仗,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朱雄英想不操心就不行。
一個不小心,第二天就看見敵人過來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今天下大事已定,眼前的事情,重要不重要?
自然是重要的。
重要又如何?
應該不會出現打仗時候的情況,朱雄英整個人都變得放鬆了很多。
有更多的時候,帶著長子在身邊,共享天倫之樂了。
就好像這一次,也帶著他。
三歲的小孩子,是很可愛的。肉嘟嘟的。
何夕見狀,與朱雄英行禮之後,也逗了一陣子孩子。兩人這才說起了正事。
何夕說道:「不知道,陛下所來,所謂何事?」
朱雄英嘆息一聲,說道:「還不是為了我幾個王叔。蜀王叔是很可憐的。」
朱元璋的兒子,並不是都封出去了。
蜀王留在京師,就不用說了,代王從日本回來也不用說了。還有幾個太小了。比何夕的兒子都小。自然還不到封藩的時候。不過,朱雄英作為皇帝,也是朱家的族長。
照顧這些叔叔的時候,就必須他要做了。
不要說,太子也不僅僅是他與朱允炆兩個兒子,還有其他的兒子,照顧這些弟弟,也是他這個做兄長的責任。更加麻煩的是朱允炆的兒子,這該
這一件事情,既是皇家內務。也必須與何夕好好商議一樣。
畢竟封藩之事,家事就是國事,國事也是家事。
而蜀王與蜀王妃感情很好,這蜀王妃是藍玉的女兒,因為牽扯到藍玉案之中。蜀王妃也因此亡故了。蜀王深恨朱允炆,而朱允炆更是對蜀王進行了很多限制。
畢竟蜀王無罪,朱允炆不敢做太過分。但是即便如此,蜀王這幾年,幾乎是在坐牢一樣。
而今才算是重歸自由。這也太過艱難了一些。而今想想也讓人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