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丁顯必須死
丁顯的使臣不僅僅想要見何夕,還想要見朱雄英。
丁顯給何夕寫的書信之中,很客氣的將何夕稱為老師。並說自己在南京這些年嚴格按照老師的教誨了,做了很多事情了。
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丁顯是何夕派到南京的臥底的。
不過,丁顯的確很聰明。
他猜到了很多事情,是何夕想做,而不願意做的事情,無他,怕髒了自己的手。
一場改革,本質上就是社會利益的重新分配。新的分配方式,一定是好過舊的分配方式。但是問題是,舊分配方式之中獲得利益的人,實在太根深蒂固了。而且何夕也很明白,這些人乃至家族的底蘊還在,即便何夕再怎麼打壓。將來還會有一些人適應了新的生存方式之後,很快又再次站在社會的中上層的。
這就很煩惱。
他不下狠手,是很難將這些反對勢力壓下去的。但是他下了狠手,很多事情就從公事轉變成了私仇了。白白給自己搞出很多反對者。
縱然朱元璋是何等雄才大略,但是因為得罪了何些人,後來被黑成了什麼樣子。
而且,中國的文明傳承,很長一段時間,還是執掌於士大夫體系之內的。即便何夕自己的弟子們,他們本身也算是士大夫集團之中的一員。
事情做絕,很多事情很麻煩的。
當然了,成大事不拘小節。蘭芝當門,不得不除。何夕不是不敢下狠手。但是而今丁顯代替他將這些事情給做了。
何夕內心之中,其實也很高興的。
將來他可以在丁顯做的事情上,進行有選擇的***就行了。什麼叫有選擇的***,願意支援何夕,支援新學術的。何夕就給***,不支援。
那就看不見丁顯當初做的冤假錯案就行了。
只是可惜了。
不管怎麼樣?何夕都沒有位置給丁顯。
一來,丁顯自己將自己的人品給敗壞完了。用丁顯,將來不怕被丁顯反咬一口啊。
朱允炆用丁顯,是因為他登基之後,自己的班底很少,不得不選中了丁顯。但是何夕與朱允炆不一樣,何夕一步步從遼東到而今,背後有一大批人,楊士奇,鐵鉉,等數人都有首輔之才。
如果不進行改革的話,這些人隨便一個,上來就能坐穩首輔之位,丁顯所謂的才華,在何夕這裡根本不夠看。
其實何夕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平衡自己內部的力量。
越到上層,位置越少,何夕給誰不給誰都是問題。哪裡還有位置給丁顯。
二來,丁顯的名聲也壞了。
大軍拿下南京之後,如果想迅速收復南京人心最好的辦法,不是別的。那就是借丁顯的人頭一用。
在何夕看來,這就是丁顯最大的用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