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三十七章無形的財政枷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七章無形的財政枷鎖 (1 / 3)

第三十七章無形的財政枷鎖

很多士大夫反對西方學說,就是說,西方學並沒有性命之道。

性命之道,說起來很複雜,也很難總結,但本質上,就是講人在社會之中的地位。已經如何處理社會關係,什麼性善,性惡。都是在說這個。

而何夕學說雖然沒有說,但是強調了兩點,第一極端的務實。不管是科學還是其他方面,一點水分都沒有。

有一分證據,說一份話,什麼神鬼天理都不在乎。

第二,強調人的權力。

具體的就是每一個人應該有自己的權力。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些東西什麼與性命之道沒有關係。但是對於聰明人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什麼叫做留白。

這就是留白。

何夕並非有意如此,他只是選擇性的從後世找學說,對於一些其他,他認為不重要的就是沒有寫。但是何夕到底並不是天下第一流人才。在很多事情上面嗅覺有限。

而丁顯就不一樣了,說他心術不正也好,說他別的事情也好,但是丁顯的智慧,卻是不能忽視的。

他直接從兩個前提,推倒出了在他看來的性命之道,也就是楊朱之學。

即,既然這個世界是物質的,那麼就沒有什麼神神鬼鬼,也不會有什麼因果報應。而人的權力無限延伸就是人的慾望,人在短暫的時間之內,應該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巔峰。至於什麼國啊,家啊,都是浮雲。

為了自己所能獲得的東西,不介意踐踏所有法律與道德。當然了,如果對自己有用的花,用來利用也是可以的。

這也就是所謂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為什麼很多西方學者說挽回西方未來需要從東方的儒學選擇思想,就是因為這種極端利己,拜金,在有利於自己的同時,會對整個社會造成傷害。

很多事情都是相對的,資本主義剛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鼓勵每一人追求自己的慾望,相信每一個做最有利於自己的事情,就是對整個社會有利的。

這種思想是很長一段時間的思潮。

但是這種思想醞釀出了世界大戰,甚至是核戰爭。

之後,就有人開始反省了,人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對整個社會來講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