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新的契機
朱元璋在朱允炆面前也沒有掩飾過自己變法的意圖與想法。想要開闢全新的局面。以及他對何夕的推崇。
朱允炆對何夕這個人,自然是厭惡之極,恨不得殺之而後快。
畢竟在朱允炆看來,何夕死了,北京根本無法支援住,朱雄英僅僅是何夕扶持出來的傀儡而已。
但是對於何夕的學說與思想,朱允炆卻漸漸改變想法了。
無他,現實逼得。
軍事上全面落後,整體戰略上由攻轉守,給朱允炆太多的震撼了,甚至讓很多根深蒂固的東西,一下子都動搖了。
朱允炆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權力,而大明江山是與他的權力聯絡在一起的,而今天下都不穩定了。他還在乎別的什麼?甚至可以說,他唯一感到擔心的,就是方孝孺了。
方孝孺的立場,朱允炆也是知道。
如果不是方孝孺堅決的反對變法。反對何夕。很有可能他都不會轉投自己。而沒有方孝孺的支援,朱允炆也很難將這個位置坐穩。
但是朱允炆對方孝孺也難談感激。
畢竟,方孝孺在朱允炆面前長長以師長自居,這讓朱允炆很不舒服。朱允炆更喜歡丁顯。而不是喜歡方孝孺。這就是明證。
只是朱允炆更明白一件事情。
他的基本盤是文官集團,正因為文官集團的全面支援,朱允炆才能坐穩位置,並將自己的權力延伸到其他地方去。而這一切都必須有方孝孺的支援。
當然了,與對傅友德不一樣。
朱允炆對方孝孺很放心。
方孝孺是大儒,以忠義自居,這是他最大的光環,也是他最大的枷鎖。正因為方孝孺的光環在,他才能凝聚人心,讓很多人願意聽從方孝孺的命令。
但是同樣的問題,方孝孺如果敢做謀逆犯上的事情,甚至不用朱允炆動手,方孝孺的子弟們都會反對方孝孺的。
畢竟,他們忠於方孝孺更多是被方孝孺的學問與人品感召,而不是方孝孺的私人。
所以,朱允炆對方孝孺的容忍程度很大。方孝孺即便跋扈一點,也無所謂的。更何況方孝孺的宰相之才,也是真的。在大明中樞廝混這麼多年,對大明朝廷上上下下,方孝孺最清楚不過了。
有方孝孺在,一些庶務,朱允炆根本不用擔心。
這解放了朱允炆很多精力。
只是而今,朱允炆發現好像局面不如他想的那樣,齊德這個人在朱允炆看來,是方孝孺最信任的人。居然公然說支援何夕的學說。那豈不是說,文官之中,已經有很多人有改變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