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二十五章定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五章定策 (1 / 3)

第二十五章定策

這個戰略,本質上並不存在偷襲的想法,就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問題也很簡單。

就是看兩點,那就是雙方在西北這個戰場之上投入的資源。

資源也就是人力與物力。

前文說過,陸運消耗太大了。唐朝的時候,就是因為不能將糧食從洛陽運輸到長安,堂堂大唐天子就必須帶著文武百官到洛陽就食。

這就是說明了陸運糧食消耗有多大。

更不要說,而今的西北已經不是當年的西北。而今的關中也不是當年的關中了。關中本地的糧食,是決計不可能支援大軍征戰的。

同樣的問題在北京方面已經不是問題,只要這一條鐵路修通了。

那麼北京的物資到西北,要比江南的物資到西北容易不知道多少倍,更不要說,相同的兵馬,北軍的戰力還在南軍之上。

雙方即便不大,只需讓西北處於相持狀態下。

南軍的消耗也要比北軍大。如此一來,時間一長。南軍決計不是北軍的對手。更不要說,北軍豈能不戰?而且西北地位衛所,未必是北軍的對手。

也就是說,何夕做出這個決策的時候,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雙方相持。熬得南京方面受不了了。

對於南京方面來說,西北地區就變成了雞肋。持續不斷失血的傷口。

解縉也是聰明人,被人一點,立即明白過來,隨即心中一動,說道:「如此說來,這一戰的關鍵不在戰事本身,而在於鐵路能不能修好,能修好的話,要花多少錢,多少時間?」.

何夕說道:「不錯。」隨即向外面示意。隨即外面立即將兩個人給引了進來。

不是別人,正是張友直與葛天工。

畢竟鐵路工程如果修建的話,也是讓他們修建的。

何夕讓人給張友直講解一下要修的鐵路,讓他估算一下造價。順便問題技術上有沒有問題。

張友直十分激動,畢竟能參與到這麼高規格的決策之中,已經讓他有一種非常滿足的感覺,鎮定下來,說道:「如果僅僅是修到黃河東岸。大概需要四千萬到五千萬元。當然了,這裡面有一個問題,我不敢估算,那就是從京師到營口,一路上都是平地,而從京師到黃河,這裡要翻山越嶺,而且不是一座山。五千萬元的開支,我已經增加了不少,但是真正到了開工的時候,需要不需要增加預算,這個我也不知道。」

「如果一切順利,困難在我估計之內,那什麼都好,如果不是,那就說不準了。」

葛天工說道:「西北地區的山,我沒有看過,不好說,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數字不夠。估計還要增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