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一百九十四章燕藩臣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四章燕藩臣服 (3 / 3)

而今燕國的主體民族是蒙古人。而今燕王能壓得住,但將來怎麼辦?燕王燕王世子都與蒙古貴族有聯姻,數代之後,燕國會不會變成一個蒙古人的國家。

這也是練子寧想與北京建立起更親密關係的另外一個隱憂。

總之,練子寧巴不得讓更多的大明百姓去燕國定居。

只是練子寧現在或許沒有感覺到,但是他很快就感覺到了,大明商賈將會是燕王對帖木兒戰爭最大的支持者。

練子寧對這個草議,很是滿意。在他看來,燕國雖然失去了一些權力。但是得到了北京的大量物資支援。甚至可以說是無窮盡的。足夠燕王在與帖木兒作戰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了。

不過,練子寧心中一動,他說道:「老師,有一件事情,我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何夕說道:「你都這樣說了。還有什麼不當講的?」

練子寧說道:「不知道,朝廷對西北有沒有什麼想法?」

何夕說道:「西北?」

練子寧說道:「我是這樣想的。西北殘破,大軍供應困難,但卻是南逆的養馬地,從大同東勝向西南進攻,破寧夏下甘肅,收隴西,能下關中,擊南逆之後,自然更好。如果不能,則斷絕南逆馬源,日子一久,南逆的騎兵就不行了。戰場的優勢就在我們這裡了。」

何夕心中思忖,他覺得練子寧的想法有一些道理。

在西北打一場河間之戰,根本不可能的。無他後勤供應不起,而今西北最多不過幾百萬人,而這個西北包括了陝西,寧夏,甘肅,青海等地。其中還有一些土司,漢人數量相當少。

幾十萬大軍,後勤都供應不起。

所以西北之戰的規模,在數萬上下,也就是一個軍,加強軍,或者兩個軍。就足夠應付了。而南軍相要應對這樣的軍隊,數量就需要更多。

而且西北在何夕看來,有很多資源的。比如神木煤礦,甚至在何夕覺得,修一條從北京到大同,東勝,寧夏直接到蘭州的鐵路,也不是不可能行的。

整體戰略是可行的。

不過,何夕也知道,他之所以覺得可行,不是因為練子寧的戰略有多高明,而是北京軍事改革之後,同樣數量的軍隊戰鬥力比南軍更強,在這個前提之下,戰略主動權已經到了北京這邊。

北京的

選擇很多,打西北行不行?行?打山西行不行?行。打豫北,突破黃河方向行不行?也行。

只是具體到哪一個計劃最划算,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參謀部的計劃不要太多。

問題是,練子寧提這個做什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