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吳立
吳立五十多歲,一身鎧甲。依然有白髮從頭盔下面偷偷的冒了出來。
他坐在馬上,極目遠望。
卻見十幾裡都無遮無掩呈現在他的面前。
這就是河北平原,地面起伏很小,一眼就能看到很遠很遠,幾乎能看清楚的完整的地平線。
此刻,數萬大軍,十幾個衛在的指揮之下,次第進軍。
所有衛所軍隊都是呈三排縱隊前進,每一個縱隊之間,相隔百餘步。這百餘步,也不是完全空檔的,有很多馬車就在縱隊與縱隊之間的空間行動。
每一個縱隊,其實都是一個營。每一個營千餘人,每一個縱隊都有裡許長,整個隊伍延綿數里。而這樣的行軍佇列,也不僅僅這裡。
其他地方也有。不過,那要有望遠鏡才能看見了。
吳立心中紅暗暗思索:「這個辦法,似乎不大行。還有改進的空間。」
吳立如此佈置行軍,也是有深意的。
縱隊行軍,周圍有百餘的空間,也就是說,一旦遇到騎兵襲擊,就能立即轉換為方陣。而百餘步的距離各縱隊轉換為方陣之後,是一個可以互相支援的距離。
而縱隊之中的馬車隊,輜重隊,也能在方陣的掩護之下。
只是數萬人行軍,隊伍有些太擁擠了。吳立不得不將整個第一軍,分成前軍,中軍,後軍,三部分。這才將全軍安置好。不至於,軍隊綿延數里。
首尾不能相接。
其實,這也是軍隊火器化之後,一個重要變化,之前冷兵器交戰,幾十萬進行,只要安排好道路,不擁擠在路上就行了,安排好食宿就行了。
而今要考慮火力空間。
彼此之間不互相影響射界。否則,一旦遇見敵襲,很有可能自己與敵人混在一起,手中的火銃根本不能開火。
形成混亂的局面。讓人抓住破綻。
不過,這些東西。這一段時間整軍太過倉促。很多事情都沒有定下規章。如何行軍這一件事情,只能任下面人自由發揮了。
而吳立之所以能被選中,作為老將擔任起第一軍的重任。就是吳立雖然年紀大了。理解能力下降了。但是他卻一直琢磨,喜歡學習。
他原本是草莽中人,打仗全靠勇猛,後來跟隨長槍軍謝家事敗了。雖然跟隨明軍打滿全場。但是都沒有什麼主要任務,更多是給其他人打下手。這才起了學習之心,剛剛開始學習的兵法。後來與納哈出交戰的時候。
吳立當時正在遼東修建城池,立足未穩,納哈出騎兵來襲。城池未完。吳立令人當城牆缺口列陣,納哈出來攻的時候,忽然讓出缺口,弓弩手從城頭上,箭如雨下,讓納哈出騎兵大驚,就親當鋒矢,帶頭反攻。一舉將納哈出擊敗。然後援軍雲集,納哈出只能退出遼東。
已經有智勇雙全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