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何夕的大工程
他們已經很自覺地將自己與身後人融為一體,只是此刻有人告訴他們,你們這是獨立的人。與身後的人關係不大。甚至可以說,身後人即便犯謀逆大罪,也與你們沒有關係。
這對他們的三觀衝擊是巨大的。
此刻,無數人都在想看看,新編大明律裡面到底寫了什麼?
在此之前,並沒有人在意這個。
最少這些人根本不在於朝廷頒佈了什麼法令。
何夕當初制定法令的時候,就已經充分考慮過這些人的利益,甚至新大明律,即便不全,也是為了推行資本主義而擬定的。其中有很多東西,對這些人有利。只是他們並不知道,甚至沒有感覺而已。
此刻讓他們有感覺,有自覺,就已經不錯了。
至於其他的,就要慢慢來了。
何夕說道:「朝廷秉承寬大為懷,從運河南下經商,自然不行了。但是透過天津,營口出海,只要繳納賦稅,來去自如。不做限制。一切如常。」
何夕說到這裡,下面的氣氛明顯鬆弛了很多。
忽然有一個人說道:「大人,那銀行之中的錢?」
何夕說道:「朝廷控制的地方,銀行一律正常,不過,南北異地,卻不行了。南邊存的錢,現在還不好說。」
如此一來,何夕明顯感受到下面一陣陣呼氣聲,下面的人都鬆了一口氣。
當然了,何夕話裡藏著話的。一來,何夕大規模印錢已經開始準備了。畢竟,這一戰贏了。什麼都好說,如果不能贏,鈔票這個財政工具,何夕也沒有想過留給南邊。
其次,看似一切正常的。但是實際上,南北鉅額紙鈔流動,已經中斷了。
已經習慣銀行存取了,他們就是想裝一船鈔票,天津海關能放行才行。
當然了,也就是現在的。何夕對資本外流,還卡一點,等大規模印鈔開始,何夕巴不得他們多跑出一點,讓整個大明都來承受印鈔損失,何夕在財政上活動餘量就更大了。
不過,何夕知道,單單這樣的政策,是不可能完全讓北京的經濟恢復過來的。
這裡面有很多問題。
首先,洪武二十五年到而今這幾年,何夕可沒有閒著,努力經營北京,北京與南京的產業也越來越多,也開闢出幾條商路,主要是從天津出海,往東洋,南洋的。從遼東北上,經過燕國,進入漠北往西域的。同樣從北京入漠南一路入西域的。自然少不了,北京對南方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