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葉沈請命
不僅僅是個人的地位提高,而是一種為天下開太平,為大明永除邊患的想法。
這種成就感,要遠勝過自己升官發財。
他才不願意跟隨燕王南下,即便燕王卞莊刺虎,最後登上皇位又怎麼樣?燕王定然會放棄草原,即便勝利之後,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重返草原,甚至永遠不可能回來了。
那他的一生功業,去什麼地方實現啊?
練子寧對燕王所言,都是實話。但是說實話,並非沒有私心。
而今練子寧見燕王動了心思,練子寧說道:「殿下,其中在我看來,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燕王說道:「哦,什麼機會?」
練子寧說道:「一統草原西域的機會。」
燕王說道:「這算什麼機會?即便沒有這一戰,難道我就做不成了?」
練子寧說道:「殿下,真以為自己能夠做成?」
燕王微微皺眉,似乎覺得自己忽略了什麼,品了一口茶,說道:「細細說來。」
練子寧說道:「草原西域一統,人口過千萬,以遊牧民族作戰規則,可有騎兵數十萬。這樣的實力,足夠滅國。故,不管誰當政,朝廷是絕對不允許,有這樣一個強大的藩國的。不管是宗室藩王,還是不是。都一樣。」
燕王想說什麼?
最後嘆息一聲,說道:「的確。」
這些事情燕王下意識忽略了。而今被練子寧提醒,才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問題。
大明封藩國,是為了拱衛邊疆,而不是讓藩王威脅朝廷。甚至在大明原本規劃之中,西北方向,最少有三個王爺。也就是秦王,晉王,還有他燕王。甚至一切順利的話,還有封幾個王爺。讓他們互相牽制。決計不可能讓這些地方在一個王爺手中。
權力制衡,這一點中國古代不管哪個皇帝都明白,只是能不能玩得轉,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只能說太子死後,朝廷重心偏離的正規,朝廷才沒有對燕王進行限制。再加上,朱元璋與他是親生父子。關係自然是近一層的。很多事情沒有那麼顯眼,但是一旦等大明內亂結束。新皇帝是侄子,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練子寧說道:「殿下,中原內戰,非一日可定,這一段時間,只需破瓦刺,席捲西域,等將來不管朝廷怎麼變動,我們都立於不敗之地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燕王深吸一口氣,說道:「其中也有問題。打仗,要兵要糧要武器,而燕國所有的東西,都要依賴關內。而今想打大仗,是遠遠不夠的。」
練子寧說道:「我願意為殿下走一趟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