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兄弟
在很多人眼中,太子是一個偽君子,表明上做得比誰都好,實際上對兄弟下刀子的時候,比誰都狠。
這種情緒,在太子心中遲遲不能過去。
如果他真是偽君子也就罷了。但是他在知道靖難之事前,對所有兄弟都是真心實意的。而且他真心實意換來的是,未來靖難之役對他這一脈趕盡殺絕。而今,他其實什麼也沒有做。僅僅是儘可能減少動盪,並解除隱患。卻沒有想到變成這個樣子。
將來他很有可能與自己某個兄弟兵戎相見。
不知道,這是一次戰事,被後世稱為某國之亂,還是靖難,或者清君側。
好像他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甚至他加劇了這一件事情的到來。
這讓太子更是傷心難過。
已然成了心結。
還有一件事情,在太子內心之中反覆思量,如果未來不可以改變。他所做的改變,僅僅是改變了靖難之戰這一場戰事雙方勝負,而沒有辦法消除這戰事本身?
那麼他是不是快要死了?
畢竟,在歷史上,他的壽命也不多了。
他本來就積鬱於心,又拼命工作遣懷,心中又存這樣的疙瘩。
病倒也不稀奇了。
總體上並不重,只是遲遲不見好轉的狀態。這讓呂氏擔心。
於是,朱允炆與朱雄英的之爭,也漸漸地浮出水面了。
朱允炆也回想起丁顯的話。丁顯而今已經是朱允炆暗中的謀主了。
朱允炆回憶起丁顯對他說的話。
丁顯說道:“太子殿下春秋鼎盛,二殿下想要爭,只能蓄而不發。爭得太急,讓太子殿下不高興。但是如果不爭,那位是嫡長,理當繼位。其中分寸最難以掌握了。”
“臣給殿下獻計,就是尊禮守孝。以不變應萬變。”
朱允炆當時不理解,說道:“這樣做有用嗎?”
丁顯說道;“自然有用。也是最大的用處。殿下可知道,大殿下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朱允文說道:“不知道。”
丁顯說道:“最大的問題是,大殿下不尊儒術。”於是丁顯將朱雄英在營口大學堂的種種都說了出來,最後總結說道:“他支援變法,殿下就只能反對變法了。更何況,何大人與殿下親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