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十四章錢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四章錢糧 (1 / 3)

第十四章錢糧

只是這對朱雄英來說,太不友好了。

首先,朱雄英本來就有得皇位,忽然有了波折,何夕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實際上,朱雄英對於何夕能不能做到,他所說的事情,是很存疑的。

即便何夕能做到,朱雄英又何必承擔其中風險,就為了變法?

這是他最不能理解的。

其次,就是朱雄英感受到來自何夕的威脅。

北京,遼東是何夕的基本盤,朱雄英雖然一直拉攏很多人,但是根本不能與何夕在兩地近十年的經營相比。而今是這樣,如果將來靠著何夕打下天下,又會是什麼樣子啊?

朱雄英的皇帝本能,感受到深深的不安。

好歹,朱雄英也是朱元璋培養出來的。他心中再不舒服。也沒有表現出分毫。說道:「姑父,這三不足如何變法?」

何夕說道:「我之前在遼東所擬定的票據制度,你還記得吧?」

朱雄英說道:「自然記得。」

何夕說道:「以這個制度為根本,發行糧票,鎖死糧食價格。穩定糧價。這一次申國公動手,也給了我們機會,最少可以從鄧家收攏幾百萬兩的錢。並且,我擬定,發行國債,超量發鈔等政策,在今年與明年兩年期間,提供一億元的財政支援。當然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朱雄英大吃一驚,說道:「一億元?」

何夕說道:「正是一億元。」

打仗就是打錢,何夕豈能沒有準備。在錢上面,何夕準備的最多。

甚至可以說,在洪武二十五年之後,何夕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今天做準備。

首先,銀元代替寶鈔已經完成了。這就給了何夕機會,也就是說,何夕超發的貨幣,並不是北京一地承擔,而是整個大明乃至南洋,很多地方一切承擔。

這種金融霸權,這個時代很多人還未必理解。

或許有人覺得,一旦開打,難道南京那邊還會有北京有經貿往來,貨幣還能流通的嗎?

答案是能。

即便是戰爭也抵擋不住金錢的往來。甚至很多人會更賺錢。

其次,北京與遼東的工業也有很大的發展。

總體上來說,這兩地的工業發展其實不如何夕的預期。雖然工廠生產體系,已經擴散開來了。北京,遼東大大小小的工廠,也有兩千多家了。否則,何夕也不會說兩地賦稅有一千萬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