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一百五十一章朱元璋的本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一章朱元璋的本心 (1 / 3)

第一百五十一章朱元璋的本心

只是朱元璋知道太子是想當然耳。

因為儒家不僅僅是一種意識形態,一種生產方式。儒家這一套體系,由周代發展,一直到現在,幾乎已經成為中國士大夫共識了。

這才是最強大的地方。

什麼樣的敵人是最可怕?

看不見摸不著打不死的敵人是最可怕的?

而儒家就是這樣的敵人,人不能殺死思想。

不要看何夕弄死了不少士大夫,好幾個大儒都死了。但問題是,這就算完了嗎?不客氣的話,即便是朱元璋現在將宋濂的弟子,有一個算一個,全部給殺光。但是不出十幾年,一群新大儒,會重新出現,他們的政治意見,與方孝孺等人或許有差別,但整體上,不會有多少變化。

但是朱元璋的壽命有限,太子的壽命也有限。

怎麼可能緩緩為之,那是等著將來反噬。

但是朱元璋的猶豫,其實並不僅僅是太子方案不可行。

也有何夕的方案,亦不可行。

何夕自己都沒有感覺到,他其實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極限。已經很難更進一步了。

原因有多方面的。

最大的問題是,商人沒有獨立意志,或者說中國商人做附庸做慣了,根本沒有獨立為自己爭取利益的習慣。或許將來會有這種習慣,但是最少現在是沒有的。

即便明清所謂的商幫,看上去是他們支援了很多政治人物,但本質上,這種支援是依附。真正決定權,在這些政治人物手中,而不在這些商人手中。

這些商人要服從政治人物的政治利益,而不是政治人物要服從商人們的商業利益。

這是本質的不同。

對於勳貴們來說,錢從來不重要。何夕用商業利益拉攏他。除卻少部分,其實並不會真心支援何夕。只是何夕有朱元璋的支援,他們不敢得罪而已。

朱元璋對何夕未來的判斷,最有可能。是他死後,方孝孺等人聯合勳貴,廢除何夕一些激進的手段,限制封鎖技術發展,限制先進技術使用範圍,並將何夕帶來的先進技術由幾家勳貴獨自掌管。

如此一來,就消化了何夕帶來先進技術對儒家秩序的衝擊。只需對儒學進行小小的補丁,一切都可以恢復儒家心中原來的樣子,上下尊卑,各安其分。

中國之所以沒有發展出工業革命,從來不是技術的問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