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固然有很多人是來不及逃出來的,但是更多是被困在什麼地方,或者,他們低估了洪水上漲的趨勢,正想辦法逃走,卻被洪水捲走了。
但是大多少數人,還是能逃出來的。
只是,洪水帶來的災難,從來不是不被洪水淹沒就行了。
天災與人禍並立,從來不是沒有原因的。
比如而今的滄州城,本來小城之中,一下子塞進來這麼多人。幾乎每一片不被雨淋的土地,都被人佔據了。
而且,很多人逃出來的時候,僅僅帶了極少糧食與錢財。剛剛開始還好,時間一長,就不好辦了。
就如同這一家。
大漢名叫張明,祖上是什麼人從來不說,張明的父親有一手好武藝,有見識的人都說,張明的父親定然是上過戰場的。不過,這也很正常,洪武年間,太平才幾年,上過戰場的一點也不稀奇。
落戶滄州之後,也沒有人多在意。畢竟,洪武年間大移民,河北河南很多地方的百姓,本身就是遷徙過來的,本身就不是本地人,張家只是其中一個而已。
張明從小習武,是一把好手,父親死後,在家務農,因為一身好武藝,也過得不錯。畢竟,鄉村之中,與縣城之中,是完全不一樣的邏輯。有力氣,能打,其實是很大的優點。
沒有人敢欺負。
就好像今日,都逃難到城裡的,張明能為母親與妹妹,奪一片屋簷。最少地面是乾淨的。不至於坐在泥水之中,其他人都眼巴巴的看著,不敢來爭,如果僅僅是母女二人,看看是一個什麼下場。
只是,即便如此張明在這裡也就解決不了的問題。
那就是口糧的問題。
從家中出來的時候,張明僅僅來得及扛一袋糧食就走。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州城距離家中要好幾十里路的。遠路無輕貨,更不要說,他要帶的也不僅僅是糧食。一袋糧食雖然很多,但是一家三口,沒有其他生活來源。吃一點就少一點。
現在只剩下半袋了。
張母就不讓小妹吃了。只讓張明吃飽。至於她自己,已經好幾天一口也不吃了。
原因很簡單,張明吃飽了,才能對抗很多人目光之中若有若無的惡意,如果張明虛弱使不上力氣,不要說著一塊乾淨的地方,就是他們母女兩個人都未必能活下去。
須知,而今城外不知道有多少具屍體在水中都沒有打撈出來,多兩三具,真沒有人來追究的。
只是張明看著小妹餓得眼巴巴的,看著張明吃東西。心疼無比。
張明一咬牙,說道:“娘,我去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