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四十九章太子與朱元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九章太子與朱元璋 (2 / 3)

更何況,朱元璋其實也很有自信,他自信能瞞得住他的眼神的人,並不會太多。

只是,這樣的情況,太子卻忍不住了。

太子雖然在病中,但是前面說過,太子是心病。他其實一直關心朝廷上大事,營造北京城,是太子的想法。太子也做了前期準備。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何夕會在這一件事情,加了這麼多料。

讓太子覺得,其中隱患巨大。

即便在病中,也抱病來見朱元璋。

朱元璋語氣冷了起來,淡然說道:“不知道,是何事?”

太子並非對朱元璋的態度沒有察覺,但是他實在覺得,這裡面的事情關係重大,他身為太子不能不說。太子說道:“正是營造北京之事。兒臣對於營造北京城,並圍繞北京城建設工廠,這一件事情,非常贊同。但是問題是,何夕的動作太大了,他還要一併處理寶鈔一事,兒臣估算過,朝廷發行的寶鈔,數以億計。而今的朝廷府庫雖然充足,但是哪裡有那麼錢,填這個窟窿。”

“這些事情,一步步分開來做,都是好事。但是放在一起做,這裡面的隱患太大了。臣請父皇三思而行。”

這其實是,兩種不同思維的造成的。

中國古代朝廷,認為量入為出是最完美的財產政策。朝廷收上來多少賦稅,然後就花出去多少錢。這個辦法,對於小老百姓家也是對的。但是對於現代政府卻不一樣了。

從赤字上就可以說明。古代朝廷的赤字一多,那就是天下崩潰的結果。而現代政府,哪一個不是債臺高築。

因為是兩套完全不一樣的財政邏輯。

古代朝廷的財政中,錢就是錢,甚至是實物。現代政府的錢,是信用。

而現代政府是有一整套信用擴張的辦法。能無中生有地變出錢來。最簡單的就是印鈔票了。

對於何夕來說,營造北京城這樣大工程為契機,北京房地產,蒸汽機引入生產領域生產力的發展,為解決寶鈔超發提高契機。三者是一體的。沒有前者,後者想要做成,就要多花不知道多少時間與財力了。

而在太子這裡卻不一樣了。

在太子理解之中的錢,是真金白銀。是國家賦稅,國家賦稅到底是有限的。如此大規模使用,會造成國庫空虛等等問題,甚至引起天下動盪。

這就是為什麼?古代隋煬帝挖運河,屢興大工,能得天下疲憊,而亡國。而現代社會天天大興土木,社會反而越來越繁榮了。

兩者之間,根基是不一樣的。底層邏輯也是不一樣的。

其實這兩者的區別,朱元璋有所認識,但不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