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四十六章方孝孺的失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六章方孝孺的失望 (3 / 3)

這是儒家的理想狀態,很多士大夫追求極致。

甚至有一些原始烏托邦性質了。

甚至朱元璋一度也很推崇。因為朱元璋對官吏有深刻的不信任。正是這種不信任感,他其實支援百姓自治的。所謂朝廷官員不得私自出城都規定。

而百姓的自治體系是什麼樣子的?就是宗族。

但是何夕來之後,給朱元璋上了一課,讓他知道什麼叫做土豪劣紳。而新法之中,給予個人的權力,其實就是瓦解宗族權力的。這也是為什麼士大夫們不滿意的原因。

問道這裡,朱元璋就沒有多問了。畢竟作為何夕的弟子,朱雄英的立場已經很明確了。

朱元璋說道:“這裡有一封何夕的奏疏,你看看,給我意見。”

朱雄英說到:“孫兒明白。”隨即雙手接過奏疏,先匆匆的看了一遍,隨即閉上眼睛,沉思了一會兒,又拿起來,再看了一遍。看完之後,放在桌子上。

朱元璋說道:“如何?”

朱雄英說道:“孫兒看來,何師的想法很多。想將各地的工廠給管理起來。成為朝廷的支柱。”

朱元璋說到:“比少府怎麼樣?”

朱雄英沉默了好一陣子,說道:“何師所想建立的北京營造司,雖然是臨時機構,但是將來恐怕要常設的。而少府到底是內廷下轄,兒臣以為,工廠之利,不應該僅僅歸於內府之中。”

內府就是直接隸屬於皇帝的機構,外廷就是大明官府下轄的機構。

將所有工廠都納入內廷之中,看似讓大明皇室獨享工廠與先進技術帶來的利潤。但是吃獨食的下場從來不是太好的。

朱元璋心中暗暗搖頭,心道:“我孫子,都比老大有底氣。”

這兩種狀態,其實也是兩個長成的時間不同,朱標出生的時候,朱元璋還沒有打下南京,甚至一度處於危機之中,這些事情朱標其實都有印象的。

所以,在朱標的心中,大明其實並不是固若金湯的。這裡面有很多問題的。朱標是有危機感的。而朱雄英卻不一樣,他出生的時候,朱元璋已經是皇帝的,一出生就是皇孫,在他心目之中,大明的存在是天經地義的。並不覺得下面有人敢造反作亂。

就好像一則故事,范蠡的兒子在楚國犯事了,范蠡派自己的幼子去。而夫人不高興了,覺得這一件事要讓長子來辦。

於是范蠡只能讓長子去了,不久後傳來訊息,楚國大赦,范蠡的兒子卻被殺了。原來范蠡的長子去找楚國的大臣,奉上金銀,讓大臣開口求情,這大臣想了辦法,推動楚國大赦。但是范蠡的長子覺得,這是碰巧。於是就去找這個大臣將金銀要過來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