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一百七十章死而無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章死而無憾 (3 / 3)

這是劉三吾最憂慮的事情。

而今劉三吾發現太子與他的想法相近,那就是說,將來有撥亂反正的一天。這就夠了。

劉三吾心中暗道:“吾死而無憾。”

乾清宮之中。

朱元璋看著何夕的手稿,微微皺眉,說道:“太粗略了。特別是很多流程,都沒有寫。朝廷各部你沒有什麼想法嗎?”

古代的法律與現代法律在概念上,在延伸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就要想行政體系,這方面的規定在古代屬於典章制度一方面,而行政體系在現代屬於行政法體系。

朱元璋很明白一件事情。

那就是現在的秘書監內閣五軍都督府六部九卿的體系,是不適應將來的大明的。

故而,而朱元璋不是沒有想過自創立一套新體系。

只是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一個人的能力是有極限的。朱元璋也有自己的極限。

朱元璋創立的大明體系,被明清兩朝沿用了數百年。但是朱元璋建立的體系,不過是在中國古代行政體系之中,總結歸納而來,創新的地方自然是有的。而且不少。但是創新的地方未必是好的。

不管怎麼說,朱元璋在這方面是有依據,有參照,還有很多儒家士大夫提供意見作為參考。

但是未來工業化的大明,需要什麼樣的典章體制,朱元璋有模糊的感覺。但是他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著手。也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出發。

畢竟,朱元璋並沒有真正地在未來生活過。他對未來的看法,都來源於何夕。

如果朱元璋再年輕十幾歲,朱元璋或許自信自己能搞出這一套東西出來。但是他老了,能讀懂工業時代的一些邏輯,已經是超出很多人了。再根據這些理論,建立適合大明的社會新制度。

這實在不是朱元璋可以做到的。

何夕說道:“陛下,事情要一步步的來。臣以為大明律應該專注於律法,至於行政體系不在這一次變革之中。”

朱元璋皺眉,說道:“那有什麼用處?如果僅僅改一改律法條文,有什麼用處?”

朱元璋看得很明白。

劉三吾,蘇伯衡等人能看出的問題,朱元璋豈能看不出來。他看得比很多人都明白,他其實知道,而今時機算不上成熟。但是朱元璋更知道,他等不到時機成熟,水到渠成的那一天。

想要將新的生產模式推廣到整個大明,需要多少年?

朱元璋並不知道。

但是他知道,他等不了這一天。既然在他有生之年,時機都不可能成熟。那無所謂什麼時候開始。反正生產關係也可以反作用於生產力。蘇聯都可以成立,大明的新法為什麼不能推行成功。

畢竟看似是新法,其實是有過成熟的經驗與明確的目標的。這一點勝過了蘇聯太多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