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咫尺天涯
同樣的場景,出現在柴河上。
這柴河比大清河還要狹窄。雙方弓弩箭矢都能越過河道射到對面。簡直是平地之中的一道水溝。
這一場勝利,似乎要比大清河之戰還要順利。
元軍僅僅傷亡千人,就已經踏足河對面。
只是一個很棘手的情況,傳到了脫因帖木兒的手中。
那就是就在元軍剛剛從大清河上撤離的時候,明軍的船隻再次出現在大清河之上。
這個局面,讓脫因帖木兒覺得渾身上下如墜冰窟。
為了渡河作戰,本來分散大軍,又聚集起來了。為了開啟前進道路,所付出的代價,並不大,但也不小。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進退兩難。而今最大的問題,並不是繼續進軍。
看明軍的架勢,繼續進軍,遇見的抵抗不會太大。但是他恨不得,此刻與對面明軍大戰一場,那麼折損多一些,也要取得一場決定性勝利。
脫因帖木兒心中暗道:“何夕,果然名不虛傳。”
他揣測何夕的想法,寧肯讓他們帶著大軍進入遼東腹地,寧肯這數年來興旺發達的遼東橫遭厄運,也要將他手頭這些兵馬留下來。畢竟,這是元廷最後的主力了。
一旦失去這一支主力精銳。
甚至不用明軍北伐,元廷也維繫不下去了。只能去依附於草原上其他部落了。
這個時候,脫因帖木兒根子裡的缺陷,表露出來了。
他遲疑了。不敢跟著下注了。
或許是他承擔的太多。但是更多是脫因帖木兒原本缺陷,什麼時候能看出一個人品質,那就是要將其放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來看。時窮節乃現,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根本的品行是什麼樣的。
尋常將領與名將之間,就是名將能在不可能之中尋找可能。更是有大毅力大魄力,去做外人看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而脫因帖木兒,不是王保保。能在明軍大舉進入草原,所有人都人心惶惶,以為必敗的情況下,逼退徐達。而今,脫因帖木兒只能選擇撤軍。
這是這個關頭最合適的做法。
畢竟,如此大舉南下,也是有收穫的,劫掠了不少村落,拿下了不少部落。還得到很多鐵器。
只要能安全撤回去,就是一場勝仗。
只是這樣的勝仗,並不能扭轉元清之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