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產業貴族與土地貴族
共和體制理所當然引來所有君主藩國的一致敵視,奈何魯豫共和國背後屹立著毛九忠。簽署濟南盟約時,毛九忠基於削弱魏氏影響力小心思宣佈魯豫共和國為魏藩國和勝蒙藩國的保護國,任何入侵魯豫共和國本土的行為都將視為違反濟南盟約。中原諸藩國害怕戰無不勝的毛九忠重回九州,惟能恨恨坐視魯豫共和國的誕生。
不過,魯豫共和國的衝擊力有限。
蓋因為魯豫共和國的共和體制並非現實世界2016年的普遍意義的共和國,它更像貴族共和或者世家共和。除了沒有國王秉政,魯豫共和國和其它藩國並無本質區別,內閣仍然充斥一群貴族、世家。再者,範必克宣佈共和之後一直嘗試與魯國王室和解,只要魯國王室願意放棄專制特權從此接受內閣監管,範必克領導的內閣就會欣然同意魯國王室歸來。意識到魯豫共和國僅僅只是範必克不敢篡位的妥協之舉,中原諸藩國慢慢放鬆警惕,任由魯豫共和國繼續存在。
鏡頭回到魏東生身上。
毛九忠躍馬揚鞭二十餘年間,魏東生在做什麼呢?
答案是辦學。
魏東生漸漸意識到秦始皇偉業難度,轉而從點點滴滴小事做起,力所能及範圍內提高諸夏基礎教育水平。劣品明日環禁止魏東生傳播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卻允許魏東生以權力或資本集合學者工匠,間接小幅度加快科技樹的完善速度。
毛九忠之所以能夠橫行全世界,中原諸藩國的軍事科技樹遙遙領先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現實世界裡,1611年即朱明王朝萬曆四十七年,距離大明魔咒的揭幕儀式薩爾滸戰役僅僅只有八年時間。涉及明末亂世的歷史穿越,穿越者主角往往不厭其煩地引進西班牙大方陣,希望利用西班牙大方陣先進戰術吊打滿清八旗。橫向對比本時空魏夏帝國的軍事科技演變史,西班牙大方陣僅僅相當於業已淘汰很多年的越武卒方陣,戚繼光改進的吳武卒方陣和毛九忠進一步改進的魏武卒方陣等,戰鬥力都遙遙領先西班牙大方陣。
也即是說,即使魏東生沒有主動傳播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魏夏帝國的科技樹攀登速度也比現實世界稍快一些。
這也是魏夏帝國的優勢所在。
魏東生希望透過教育投資,進一步間接強化魏夏帝國的優勢。
魏和商會賺來的利潤,魏東生全部都用來投資辦學。因為當代教育基礎非常薄弱,魏東生必須從頭開始創業,親自耗費無數精力完善各方面短板,不僅需要建設面向監學考試的舉學,也要健全更加基礎的小學教育性質的蒙學。甚至考慮監學考試難度高,每年落榜者眾多,魏東生又從舉學體系裡分拆出針對兩年以上覆讀生的職業學院,定向輸出專業人才。
當然,教育事業的難度相當高。
歸根結底,魏東生的第六世身份背景只是一介平民,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撞到了天花板上限。不是說不能繼續做大魏和商會,而是想繼續做大魏和商會必須尋找貴族世家保護傘,而貴族世家保護傘卻明顯不待見魏東生把名下利潤全部投資基礎教育事業的愚蠢行為。傍上了貴族世家,魏東生就別想盡情發展基礎教育;而與貴族世家保持一定距離,魏東生就別想隨心所欲做大魏和商會。
處身血脈即是一切的貴族封建秩序,平民出身頻頻拖累魏東生的發展計劃。
遭遇血脈限制次數越多,魏東生越能體會平民階層的艱難,進而真心誠意支援人民推翻落後的封建秩序。
毛九忠誘發的魯國內戰,旋即成為魏東生粉碎階層屏障的難得機遇。
仔細研究魯國內戰,無論忠於王室的保王社,還是限制王權的內閣社,頭目清一色都是貴族或世家。就表面屬性來說,魯國內戰似乎與燕國內戰、趙國內戰無甚區別,都是貴族群體為了權力鬥爭而狗咬狗罷了。但是,魏東生參考現實世界歷史敏銳覺察到魯國內戰的意義,因為內閣社領袖都是產業貴族或產業世家。
產業貴族的意思,是說這些貴族都靠產業致富,或者控制海洋貿易商會,或者控制數十家作坊,或者在海外經營數千畝的種植園,等等。更形象比喻,可以把他們稱作貴族資本,即憑藉貴族特權貪婪攫取商業利潤的強勢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