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堯旁觀了商計最後的日子。
這個在鹽城搞出奴隸制度的小人,最後死在了棉花田裡。
商計與商利就像是鹽城的兩張面孔,其中一個佔據話語權,另一個就只能逃得遠遠的。
在治理城市上,商計根本無法與商利相比。他一番操作,讓鹽城迅速失去凝聚力,將漁連和商利前面多年的努力幾乎毀於一旦。
商計是一個可恨可憐的畫素小人,但他的《瓢蟲記》倒讓陸堯有幾分興趣。
他檢視過商計生前的【歷史】
……
63歲時,目睹奇特瓢型昆蟲。
69歲時,完成《瓢蟲記》。
……
商計死後,《瓢蟲記》在堯城流傳。
陸堯俯瞰城市,發現有學者在談論這本書。
“《瓢蟲記》裡說,島上的瓢蟲會散發出奇異香味,連食人蟹和烈火雞都會沉迷。真的假的?”
“千真萬確。我去年朝聖時,問過好幾位水手,他們都見過那種瓢蟲,香氣很濃郁,聞到讓人神清氣爽。如果瓢蟲出沒,食人蟹就會圍著它聞味道,附近的人只要不碰瓢蟲就不會被攻擊。”
“真是了不起的蟲子,靠香味征服了食人蟹!”
“《瓢蟲記》記錄,瓢蟲在南方的許多小島上出沒,不過它們似乎並不能跨海,所以西大陸和東大陸都沒見過。”
“寫下《瓢蟲記》的那位學者‘三羊皮’真是可惜啊,如果他能擺脫奴隸身份,來到堯城肯定會成為大學者。”
“能留下這樣一本著作,三羊皮先生也足夠留名歷史了。現在大家也叫那種麝香瓢蟲‘三羊瓢蟲’。”
“說的也是。”
……
堯城裡,對《瓢蟲記》的討論大多圍繞著學術範疇。
比如說,麝香瓢蟲算普通蟲子還是超凡生物?
麝香瓢蟲為什麼會那麼香?它的香氣連食人蟹都無法抵擋,甘願跟隨和保護它,是否代表這是一種特殊的力量?瓢蟲能不能像越野兔一樣直接飼養?
等等。
但在西邊的鹽城,《瓢蟲記》卻掀起了一輪新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