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染:“再擾拉黑!”
果子:“拉你個巴扎黑!”
不染:“請先新增對方為好友……”
果子:“別呀!失戀雖痛苦,拉黑需謹慎!”
不染心中一笑:“睡覺吧,該日再聊。”
果子:“今日復明日,明日復何時?今日心事今日畢!”
不染:“服了你了……”
被李青果這麼一折騰,凌不染情緒似乎緩和好多,她理了理思緒。繼續回覆道:“到今天我才發現,自己原來玻璃心………”
果子:“怎麼講?”
不染:“其實我根本就不會談戀愛,也不知該如何去喜歡一個人,所以才不去輕易喜歡……”
果子:“愛情在我看來,不過是好聚好散,就跟普通人之間的緣分一樣,我遇見你,你遇見我,我們彼此互生好感,走過一段時光,或長、或短。緣深,就一生,緣淺,就一段。”
不染:“我從來都覺得,夠一生,才算是愛情。可若愛了,怕不是一生。”
果子:“怕而不敢去愛,那還能叫愛情嗎?妹妹你大步地向前走哇!”
不染噗嗤一笑:“好了,你可以滾了……”
果子:“行了,就知道你樂了……睡覺!”
其實,凌不染想跟李青果說的是:“好了,就知道你是一顆開心果……”
但這種讓兩人彆扭的客套話,說出來完全就走了味。
“遇見一個人然後生命開始改變,原來不是戀愛才有的情節。”,不染在微信朋友圈發了這樣一個狀態後,李青果秒贊。
不染會心一笑,這讓她想起了高中那會,兩人起初一直是普通同學,直到高二後半學期才成為好朋友,起因也很簡單,不過是偶然的一次聊天,發現讀文科的她們一個想學外語一個想學中文,然後又發現她們都喜歡三毛、龍應臺、安房直子、米蘭·昆德拉、《生活大爆炸》,後來便順理成章的成了朋友。
當然了,她們仍然不同。比如李青果寧死不看村上春樹的書,雖然不染已經給她推薦了一萬遍。但是村上春樹出了新書《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時,李青果第一時間便買給了凌不染。
高考結束後,因為擔心不能被同一所大學錄取,惆悵著惆悵著就去重溫了兩部關於閨蜜的電影,一部是美國的《牛仔褲的夏天》,原名叫“Ting Pants”。若說“sisterhood”,另一部韓國電影《陽光姐妹淘》述說七個姑娘組成的小團體那場跨越了25年的sisterhood,看起來更不朽和傳奇。
但看著那些讓人心驚膽戰的校園暴力、女生群挑帶來的難以癒合的傷痛,她還是更喜歡《牛仔褲的夏天》裡那些雖然微妙但直抵人心的溫柔細節。
於大部分在平靜校園中長大的我們而言,閨蜜應該不是時不時地打群架、校園陰暗角落裡為彼此兩肋插刀吧。而更像是《牛仔褲的夏天》裡彼此簡短又溫暖的信,坐在地板上一起開啟膨化食品包裝袋時“嘭”的輕響,鬧彆扭後憤憤然轉身沒幾天又和好如初的小情緒,還有推推攘攘大笑大叫著走在路上的熱鬧和煙火氣。
想著想著,不染感覺眼皮開始打架,她緊閉雙眼開始醞釀睡眠,這個時候,手機又震動了一下,她沒有理。
直到第二天早晨醒來,她匆匆忙忙起床,去食堂吃完早餐。又匆匆忙忙去了自習室。昨晚所謂的悲傷,彷彿已經被重新枯榮過兩季的高草覆蓋得看不出一丁點痕跡。
在自習室,她才開啟微信,看到了昨晚那條資訊。
“《大鋼琴家》”,是燕西。
他只是將書名發給了他,看到如此簡短的資訊,她心情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