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點鐘,燕西正一個人守在自家房間,看著床上熟睡的弟弟,自己也有些昏昏欲睡。
這兩天不捨晝夜的照顧弟弟,的確有些睡眠透支了。想起媽媽平日裡可能就是在這樣無眠午休的日子中扛過來的,他這點累根本不值一提。這幾日自己正好臨近考試,學校沒什麼課程安排,便抽空來替替老媽,讓她好好睡睡覺。
這時,隔壁房間的老媽正好發來一條訊息,內容是:晚上不要熬夜,你自己也睡一覺,只要有你在,燕北肯定很乖的。別擔心!有事就叫老媽。
燕西回道:不是叫您回去補覺呢嘛,都十點了,您還沒休息。
老媽回覆:嗯,這就睡。
老媽口中的燕北,其實就是和他同卵雙胎,長相相似度達90%以上的弟弟。
燕西放下手機,雙手做枕,趴在弟弟的床邊合上眼睛。雖然確實有些困了,但他還是高警惕性的保持半睡半醒狀態。昏昏沉沉中,夢中出現他和燕北的童年記憶片段。
弟弟和他同年同月同日出世,只不過比自己晚生了三個小時而已。只是很可惜,在他倆長到三歲時,爸媽才發現弟弟和常人有所不同:他是個嚴重的自閉症兒。父母為了更好治療和照顧弟弟,所以三歲後,他便和弟弟被分開撫養,寄放在了遠在外省的外公外婆家。
直到七歲那年,父母接他回去過一次家裡,那一次,老媽驚奇的發現,平日裡表情呆滯,目光無神的弟弟,眼裡突然有了光。那束光似乎是給這個沉重多年的家庭,帶來了希望。給弟弟長期治療的醫生解釋,同卵雙胞胎之間確實存在著一些神奇的心靈感應,或許,對於自閉症兒童來說,不應該將他倆分開撫養。
自那以後,他便回到了弟弟和爸媽身邊。果不其然,從不和人說話、拒絕別人觸碰自己的燕北,有一天竟主動跑來給燕西一個大大的擁抱,並且將自己最喜歡的電子琴玩具拿給燕西分享。後來,他們甚至可以愉快的玩在一起,燕北也不再是一個不張口說話的孩子,開心或難過,他逐漸開始表達。但這些僅限於他跟燕西之間。
不過,這是弟弟由重度自閉轉向輕度自閉最好的苗頭。燕西和燕北之間,似乎有很強的默契,七歲的燕北,看似胡亂的彈著他喜歡的電子琴,但其實只有燕西明白,那其實是弟弟在創作的樂譜。直到有一天,燕西將弟弟的樂譜整理好之後,完整的演奏出動人的曲子時,身為作曲家的老爸,簡直難以置信的大讚這首曲子。從此,燕北創作的每一張樂譜,都會由燕西完整的記錄下來,甚至是,他教會弟弟自己彈奏自己的樂譜。10歲時,燕北已經可以自己獨立的創作和演奏了,除了他不喜歡和他人交流,有一些輕度自閉,他其實是一個鋼琴小天才。
燕西上大學後,燕北時間久了看不到他,就會哭鬧。所以他這次特意回家看看弟弟。但他似乎有些粘人,晚上睡覺還要人陪。
也才剛趴睡了不到20分鐘,燕西手機再次震動了一下。他以為又是老媽不放心的提醒自己趕快睡覺。
開啟一看,是一個沒有新增備註的微訊號發來:“新書的名字是什麼呢?很希望能早日一睹文采。”
“你是?”,燕西第一反應是先知道對方身份。
可是良久,對方都沒有回覆。
他努力回想了一下,這個微信好像是三天前加的自己,至於為什麼沒有新增備註,主要是那天拍了好幾組客片,忙完後又去吃了火鍋,等到回到宿舍開啟微信時,通訊錄提醒大概有七八個人好友新增請求,基本都是當天拍照的客戶,以至於他不知道這些人誰是誰了。
不過,他突然腦袋似被什麼猛的敲擊了一下,想起那日吃火鍋時,她也加了自己!且聊到了自己的新書。
他突然為自己的麻痺大意感到內疚,也許這個微信就是她吧。本來說要將書名發給她的,可那天吃完火鍋回去,他就幫她檢查相機併為她換上了自己的鏡頭,第二天還未來得及給還給她,就回家來看弟弟,將這事竟忘得一塌糊塗。
反應過來之後,他趕緊操作“撤回”上一條訊息,發現已經無法撤回。
他有些懊惱。不知該如何回覆對方……
而此時躺在宿舍床上的凌不染,一顆心似是沉入海底,悲傷像颱風過境,如一片荒草伏倒般遼闊。從未有過的的失落和沮喪將她淹沒。她感慨自己自取其辱,……
所以當果子跟她發來一批惡搞表情表情包時,她根本笑不出來,取而代之的是無以言表的憂傷。她沒有像往日一樣看到李青果的訊息就秒回,反而關掉手機,蒙起被子情緒自我安慰中。
按照李青果的說法,凌不染不理她,她就比失戀還焦慮,原因是:絕對有事。
所以果子轟炸式的發來三條“沒睡吧?”。
再來三條“快回復!”。
最後忍無可忍,她很直接又來三條:“失戀啦?”
凌不染對枕邊不斷震動的手機聲音實在有些不耐煩了。她用腳後跟都能猜到,這樣轟炸自己手機的,非李青果莫屬!
開啟微信,她回李青果一句:“已歇息!勿擾!”
果子秒回:“有誠必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