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穿越大清殺敵立功封異姓王> 第八十八章 內卷而死的親王貝勒們(6)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八章 內卷而死的親王貝勒們(6) (1 / 2)

“這第四位就是莽古爾泰勒了!”

"愛新覺羅·莽古爾泰,赫圖阿拉人,隸屬滿洲正藍旗。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五子,母為繼妃富察·袞代。

少時隨父征伐烏拉部,英勇善戰,連克六城。天命元年(1616年)四月,受封“和碩貝勒”,與代善、阿敏、皇太極並稱“四大貝勒”。天命四年(1619年),參加“薩爾滸大戰”,全殲明總兵杜松、劉綎部眾。天命五年(1620年),追襲明軍,直至渾河。天命十一年(1626年),攻擊喀爾喀巴林部,斬俘甚眾。清太宗即位後,數次進攻明軍,屢立戰功。"

”第一,莽古爾泰英勇善戰,受到先祖努爾哈赤重用。“

萬曆四十年(1612年),莽古爾泰少年時期就跟隨其父努爾哈赤征伐海西女真的烏拉部,莽古爾泰英勇善戰,連克烏拉六城。

莽古爾泰請渡河追擊烏拉貝勒布佔泰,努爾哈赤對他說:“不要去了!沒有僕從怎麼能做主子?沒有臣民如何做君主?只要削弱他就行了。”所以摧毀了烏拉的六城,轉移兵馬到了富勒哈河。過了一天,莽古爾泰在烏拉河建了一座木城,留下千餘人駐守。

天命元年(1616年)四月,莽古爾泰被封努爾哈赤為和碩貝勒,在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中按以齒為序,排行第三,所以被稱為三貝勒。

天命四年(1619年),明朝遼東經略楊鎬派遣總兵杜松率領六萬人出撫順關,劉綎率領四萬人出寬甸,攻打後金首都赫圖阿拉。莽古爾泰跟從努爾哈赤守禦界藩城,並且在薩爾滸的谷口設下伏兵,等到明朝的軍隊過了一半之後才開始反擊,後金軍佔據了界藩城的吉林崖,明軍在薩爾滸的山上設營,率兩萬人來攻打,莽古爾泰再偕同貝勒代善等率領一千餘人增援吉林崖,合師攻打薩爾滸的明軍主力,大破明軍,名將杜松戰死。莽古爾泰又跟從努爾哈赤回軍擊斬了攻打棟鄂的劉綎。同年八月,莽古爾泰跟從大軍討伐葉赫,圍其城,葉赫貝勒布揚古及弟布林杭古投降,葉赫部遂平。

天命五年(1620年),努爾哈赤伐明,由懿路蒲河進發,努爾哈赤命令莽古爾泰以所率部隊驅逐撤退的瀋陽明軍,莽古爾泰率領精銳部隊百餘人,追擊明軍總兵李秉誠、副將趙率教越過瀋陽東至渾河才退軍。

天命六年(1621年),鎮江城降將陳良策叛投毛文龍麾下,莽古爾泰偕同貝勒代善將金州的居民遷徙到了復州。

天命十年(1625年),莽古爾泰率軍攻克明朝旅順口。同年,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入侵科爾沁部,圍攻克勒珠爾根城,莽古爾泰率兵前去救援,大軍到達農安塔,林丹汗敗退逃走。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率軍討伐喀爾喀的巴林部,先命諸貝勒率兵襲擾錫拉穆楞,諸貝勒都因為騎馬而來太過疲勞不敢繼續前進;唯獨莽古爾泰沒有停下,莽古爾泰獨自領兵在夜間渡河攻擊,俘獲者不可勝數。

”第二,莽古爾泰宇明軍作戰,戰功顯赫“。

天聰元年(1627年),皇太極剛剛即位不久就率軍發起了寧錦之戰。莽古爾泰率軍攻擊明軍右屯衛,接著又以偏師守衛塔山的糧運。

天聰三年(1629年),莽古爾泰跟從皇太極的八旗大軍進攻明朝。貝勒阿巴泰、阿濟格從長城邊上的龍井關破關而入,攻打漢兒莊,斬明漢兒莊副將易愛等。莽古爾泰偕同貝勒多爾袞、多鐸作為接應,逼降了漢兒莊。接著莽古爾泰又勸降了潘家口守備金有光、中軍範明良、蔣進喬。皇太極也親自率軍攻克了洪山口,逼近遵化。

莽古爾泰自漢兒莊整合軍隊擊敗明總兵趙率教,生擒其副將臧調元。莽古爾泰大軍其後進軍通州,視察渡口,逼近明都京師,明朝各地前來的援軍都去救援,屯廣渠門外。莽古爾泰派遣阿巴泰、阿濟格率護軍在前面先行,追殺至城壕,他與多鐸殿後,此時正值明軍敗退的軍隊前來侵犯,被莽古爾泰攻擊並殲滅了他們。莽古爾泰跟從皇太極在薊州檢閱了八旗軍,然後大破山海關前來的明朝援兵。

天聰四年(1630年)二月,莽古爾泰率軍攻克關內的永平府、遵化二地。退兵時莽古爾泰與遇到了被擊敗的明朝軍隊並將其擊潰。

”第三,莽古爾泰與皇太極鬧翻,獲罪遭斥“

天聰五年(1631年)三月,命諸貝勒直言時政,莽古爾泰奏曰:“讞獄據供詞以定是非,未敢明知枉斷,惟恐日久怠生,臣與諸貝勒大臣倍加策勵”。

五月,莽古爾泰跟從大軍圍攻大淩河,正藍旗圍困了大淩河城的南方,莽古爾泰與德格類率領巴牙喇部隊作為策應。明朝的總兵吳襄、監軍道張春開赴救援,在距城十五里的地方駐紮。莽古爾泰跟從皇太極攻擊明軍,俘虜張春等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