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這一問,陶才人趕忙賣弄:“殿下自幼受聖德娘娘教養,祖孫之情更比其餘皇子親厚,娘娘險遭劫禍,殿下自當義憤填膺,反而是不聞不問豈不讓皇上動疑?”
“倒也有些道理。”周王微微一笑。
於是陶芳林這一整日都在心花怒放,雖然說周王並沒因為她的建議就和她商量更多朝堂政事,但急著去與僚客相商不就足證已經採納了她的提議?有的事情不能急於一時
,總有一日她會成為殿下身邊真正的賢內助。
周王這晚是去王妃居住的寢殿,到這時明珠惱怒的神色還未完全平復,他倒反而安撫了幾句:“祖母在宮裡生活了這麼久,什麼陰謀伎倆沒有見過,這回只能算是件風波連驚險都算不上,王妃著實不需因為此事憂怒,要真不放心,明日入宮探望祖母便是。”
“妾身是覺太孫竟生加害祖母之意,著實喪心病狂,祖母還未知覺得有多寒心齒冷。”明珠替周王除了外衣,轉手交給了婢女,又將剛沏好的暖茶遞去一盞,忙碌完這一番後坐下時眉心處還攢著怒火,她原就厭惡太孫的品行,聽聞此事後厭恨便更增一層了,不過仍然克守著莫議外政的禮矩,一字不提儲位當廢的事。
“祖母才不會為了這等喪心病狂的人事自苦呢,她老人家早看開了宮牆之內的無情傾軋,倒是太師府那廂,江氏廢位候處,江琛奪爵待決,逕勿的祖母怕是得著慌了,王妃若有空閒邀著岳母過去一趟,許能減免顧宜人受到逼難。”周王似乎隨口一提。
“王爺提醒得是,明日妾身便請同母親去太師府。”
結果到了次日,明珠想著陶才人早前還提起過願和春歸多親近的事,便特意邀她一同,陶芳林自是樂意隨往,又笑著說道:“過去因為本家和太師府的一件嫌隙,妾身雖有和大表嫂親近的想法,但又擔心反而會討嫌,還是殿下寬慰妾身不用這樣多慮,說大表嫂便是看在王妃的情面上,也不至於嫌棄妾身。”
“這真是陶才人多慮了,姐姐她一貫豁達,怎會因為陳年舊事便耿耿於懷。”
陶芳林見周王妃完全沒聽出她的言外之意,心下暗譏“遲鈍”,眼珠一轉再進一步:“殿下也是這樣說,又還贊詡大表嫂的廚藝非凡,打算著讓妾身拜師,就足見有多嫌棄妾身的廚藝了。”
明珠更覺“英雄所見略同”:“並非陶才人廚藝不佳,只是殿下確然挑食,陶才人若想拜師,姐姐必定不會拒絕。”
陶芳林:……
都是愚孝,想不到世上還有愚賢的人,董氏是真聽不出來周王看中的並非顧氏的廚藝,明明就是被顧氏美色所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