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443章 小別重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3章 小別重逢 (1 / 2)

春歸併沒想到這回入宮到了最後的半日,她竟然會在慈寧宮和王太后進行一場和花草飲食等等“長物”無關的談話。

“小顧應也看出來了吧,壽康宮作妖的確是因為喬氏的唆擺,不過那紗冪遮並不是因為喬氏的指令。”

到底是上了歲數,王太后一回來便進了暖閣,才可以除了大毛披風使穿著不那麼累贅,她垂足坐在一張扶把磨得潤亮的雕花羅汗床上,也讓春歸坐她身旁,羅汗床後另有一個隔間是以並不靠牆,這樣只要不是大喊大叫,便是隔牆有耳倒也不怕被人竊聽了言談內容。

“是。”春歸先是笑著應了一聲又道:“臣婦觀察著喬才人聽聞高太醫的話也極其震驚,神色卻並無惶懼,儼然她也沒想到竹板上竟會塗抹那種要命的詭毒,更不說那劉氏只憑喬才人空口許下的財利竟敢行此毒計著實荒唐,還有那種詭毒,也不是喬才人可以知聞,且能夠堂而皇之的帶進禁苑內廷了。”

“還有那劉氏的作派,我瞅著她倒像是受令於東廠,總歸不是普通宮人。”王太后稍稍眯起眼角,微微斂了眉鋒:“她必定是聽令於惠妃,這樣一梳理,惠妃多半就和東廠的宦屬有所勾結,我這些年不愛操心這等閒事,但想來蘭庭和你應當會有線索。”

春歸自然也不會瞞著王太后:“安陸侯府和東廠理刑百戶曹安足一直便有勾結。”

“曹安足。”王太后冷哂:“先帝時他聽從於當時司禮監秉筆太監,給那寇振賢做兒子,寇振賢和彭氏申氏相勾結,本應不得善終,但他還算有些運數,沒等到趙太師斬妖除魔的計劃就一病死了,他那麼多兒子中曹安足並不顯眼,所以又讓他躲過了後來那場清算,這東西也是老了老了野心仍然不死,直到如今還望著再振東廠閹宦當權,走的也是寇振賢的老路,指望今上也能像代宗、光宗一樣色令智昏。”

太后說到這稍稍一頓,才問春歸:“小顧心裡怕也覺得詫異吧,為何我一眼看出劉氏是作偽供,剛才卻沒再追究,由得喬氏替惠妃頂罪。”

“娘娘之所以如此決斷,應當是為周全考慮。”春歸依稀明白太后的顧慮。

“這件事牽涉到儲位之爭,無法攤開明面察究,且皇上的脾性,縱然疼惜太孫,對其餘的骨肉也難以做到狠絕,這類事體不應由我追究,該不該追察應當令誰追察,全憑皇上的主張,我不能逼迫皇上決斷,且咱們牽涉太深,難免會讓皇上對六郎生疑。”

“是。”春歸對王太后的深謀遠慮心悅誠服,但她想想還是問道:“那喬才人……是否還有生機?”

“小顧是覺得她罪不及死?”

“罪不及死是一層,再者臣婦今日看喬才人支支吾吾,彷彿這件事背後另有隱情,她甚至先盯著臣婦看了一陣才改口,承認是向壽康宮進了讒言,喬才人與惠妃從前並無來往,不能夠也是為惠妃驅使,若留喬

才人活口,或許日後臣婦才有機會察明隱於暗處對臣婦心懷惡意的人。”

王太后頷首:“終歸是陰謀未遂,皇上又一貫寬仁,我若是為喬氏求情倒能保她性命,不過無論她是受人唆使還是受人引導利用,倘若她自己沒有那等歪心思,豈會起意謗害明兒?周王府是容不下她這麼個居心不正的妾室了,就以罪論罪,革除她才人的品位遣歸本家也罷。”

這就相當於休棄了。

春歸併不以為喬家會因蒙羞便處死大歸的女兒,喬父當年任由女兒的豔名傳揚得滿京城的登徒子都在熱議垂涎,足證渾然不在意虛名兒只看重實利,喬氏為皇室棄婦,雖說不大可能改嫁,但正因如此讓喬氏暴斃太過惹眼,倘若因此引生閒言碎語導致有損皇族聲譽,喬父反而可能獲罪,對喬家而言息事寧人方才更加有利。

在告辭之前,春歸沒忍住她心裡隱約的好奇,且今日太后也主動提起了奪儲之爭,便不無猶豫地問了出來:“臣婦情知娘娘而今並不願涉及朝堂政務,娘娘對於周王殿下的抱負,當真不存異議?”

王太后嘆了一聲氣,倒是極其願意和春歸交心:“我這大半生被困在宮城裡,為了活得不那麼屈辱,也可謂耗盡了心機和人勾心鬥角爭強較狠,而今成了太后,終於可以安享自在,確然不願再像從前一樣勞苦,六郎雖是在我身邊長大,我的確也不願他捲進儲位之爭,但孩子大了,他有自己的抱負和志向,我也不能強迫他按我希望那般,為圖自保一生遊手好閒毫無作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