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葉同學“心算擂臺賽”的獲勝讓全班都很興奮,但有一個人除外。
放學後,孩子們在公園裡玩了一會兒,然後陸續回家。只有泰山還沒走。看到只剩下自己了,他來到樹下找烏鴉阿康。阿康早就在樹上等著他,因為阿康看出今天的泰山好像心裡有事情。
“阿康,夏葉也許以後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難道夏葉說過不再和你是朋友了嗎?”
“沒有,但我很擔心。夏葉學習成績那麼好,而我的成績很糟糕。我聽旁邊班上的同學說,他們的老師把班裡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分開了。成績好的人坐在教室的前幾排,成績差的坐在教室的後幾排。還要求成績差的人不要去影響成績好的。你說田丁老師會不會也那麼做?”
“你和張小跑現在就坐在最後一排,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可夏葉就坐在我前面。如果田丁老師也那麼做,夏葉一定會坐在第一排,離我遠遠的。也許她還會不再和我們一起玩兒。”
“你原來是在擔心這個,你的煩惱我懂了,讓我想想該怎麼辦。不過我覺得你不是學習不好的那個啊。不但你不是,張小跑也不是。”
泰山一聽臉紅了。
“每次考試,我和張小跑的分數總是班裡面最後的。阿康你可能沒注意到。”
“我是說學習,不是考試分數,那不一樣。你知道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每個人都不一樣,出生之時就不同。有人擅長這類事情,有人擅長那類事情。在試題卷子上答題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件事,也算不上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那我擅長什麼呢?阿康。”
“你是我見過的世界上最善良最誠實的人。”
“這和學習有關係嗎?”
“大大的有關係。在中國的古代,兩千五百多年前,有個孔夫子。他是個老師,教了很多學生,教他們怎樣做到善良和誠實。他還留下一部書,叫做《論語》,也是要教大家該怎麼做人。兩千多年來中國的學生們以孔夫子為師,不停地學啊學啊,考啊考啊,可他們中很多數人根本就沒學會。他們之中有人非但沒有象孔夫子希望的那樣成為好人,反到比之前更壞。還拿著孔夫子的書去欺負別人,搶別人的東西。你看,想透過學習變得善良又誠實並不容易。而泰山小朋友還沒有學到孔子的書,卻已經懂得了善良和誠實。所以你學習很好,你是個大大的好學生。”
“真是那樣嗎,阿康?那我的朋友張小跑呢?”
“張小跑也不簡單,他是最瞭解這個公園的孩子。他認識這裡生長的很多樹和草,認識這裡很多不同種類的鳥和蟲,認識池塘裡的五種魚。他還知道青蛙會藏著什麼地方,每年野鴨什麼時候飛了,什麼時候飛走。他還身體靈活,是個爬樹的高手。如果組織一場關於這個公園的考試,張小跑一定能得第一名。”
聽了阿康的這番大道理,泰山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高高興興地回家了。阿康在他身後又喊了一句:
“記住,孩子!別丟掉你的擅長,它會給你的人生大大的回報,比那些語文分數、數學分數更大的回報。請相信老烏鴉的話!”
田丁老師不會那麼做的。每次考試,自己班的平均分數總比別的班低,這確實是她的一個苦惱。別的老師認為那是因為田丁太年輕,剛畢業不久,還不懂怎樣管理學生。一些熱心的老教師向她傳授一些經驗。如何獎勵先進,刺激後進。對學習成績好的和成績差的區別對待,讓學習差的孩子自己感到羞恥,知恥而後進。
但田丁老師不想那麼做,她覺得那樣的做法是對一部分孩子弱小心靈的傷害。兒童的心理比他們的身體還要嬌弱。自從當教師的第一天起,她就把“不傷害孩子”這一條當作自己職業操守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