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哪天起,公園裡有一條流浪的黃狗出沒。它膽子很小,總是躲躲閃閃,怕被人看見。夜晚它睡在園丁放工具的板房裡,園丁偶爾會把半碗剩飯菜放在那裡留給它吃。這是隻在中國鄉村很常見的土狗,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烏鴉阿康認識這個可憐的“流浪漢”。那天,阿康看到一個高個子男青年開車來到公園入口的路邊。從車裡把它牽出了,領著它進了公園。他牽著狗在公園裡的小路上走了一會兒。後來男青年把繩套從它脖子上解下,從口袋裡抓出一把狗餅乾放在地上給它吃。又取出紙杯,倒了半杯水放在旁邊。
在它吃的時候男青年悄悄地離開,沿著小路走了。一直走出公園大門,回到自己的汽車裡,然後開車離去。男青年離去時,黃狗停止了進食,抬頭望著男青年的背影,並沒有去追。這之後它就留在公園裡了。
最先發現黃狗的孩子是張小跑。他找到烏鴉阿康詢問:
“阿康,那邊那隻黃狗是不是沒有主人?”
阿康只是簡單地回答:
“它好像和主人走散,回不了家了。”
“我能和它一起玩嗎?”
“你可以給它帶來點吃的,然後問它願不願意和你玩。”
張小跑跑回家,拿了一個饅頭送給黃狗。
黃狗正餓著肚子,見到饅頭立刻去啃。張小跑問它:
“你願意和我一起玩嗎?”
黃狗很聰明,能聽懂小跑的話。一邊啃饅頭,一邊對著小跑搖尾巴。
樹上的阿康高興地叫:
“它願意!它願意!”
小跑更高興,又去找來水給它喝。之後小跑和黃狗一起在草地上奔跑,跑累了就一屁股坐在草地上休息,黃狗就趴在他的身邊。
第二天放學後,更多的孩子來公園裡玩。張小跑把黃狗介紹給大家,讓黃狗陪他們一起遊戲。
黃狗聰明又溫順,每個孩子都喜歡它。拋沙包時如果拋得太遠,黃狗就會跑過去把沙包銜回來。泰山力氣大,拋飛盤時飛盤一直飛到池塘上空,然後落進水裡。孩子們正在發愁怎麼拾取回來,哪知黃狗是個游泳好手,撲通跳進池塘,游過去,把飛盤銜在嘴裡又游回岸上。再跑到泰山跟前,放在腳邊。
大家坐在樹下休息時討論起這隻黃狗。
果樹問:
“你們知道它是隻什麼品種的狗呢?”
張小跑說:
“依我看它就是隻土狗。去年我去鄉下看我二姨姥姥,她家院子裡也有這麼一條,和它很像。”
泰山說:
“那它不算是’世界名犬’。”
樹上的烏鴉阿康說:
“對,它就是條土狗。它不挑食,不容易生病,環境適應能力強,很容易餵養。中國人的祖先馴養了它的祖先,從此它們陪伴了中國人的祖祖輩輩。幫人們看家護院,放牧狩獵。也許’大禹治水’的年代它就在禹王身邊跑前跑後。它最熟悉這片土地,最理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當然,它成不了二郎神的’嘯天犬’,它只配生活在尋常人家,忠實地守護著它的主人。”
泰山想到黃狗應該有自己的名字,就問它:
“黃狗,你叫什麼名字。”
黃狗汪汪地叫了兩聲。大家笑了,黃狗可不像烏鴉阿康那樣擅長人類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