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我本大明一贅婿> 第二百四十六章 愚蠢至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六章 愚蠢至此 (1 / 2)

北平城的戰火已經燃了兩天。

如同所有人的預想一樣,這場攻防戰從一開始就是血肉的磨盤,雙方都沒有犯太多的錯,李景隆帶著五十萬南軍到了北平城下,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北平九門外都修築了堡壘,同時派兵繞後攻擊通州,意圖封鎖北平和外界的所有聯絡。

而城內的燕軍則是決死之心甚濃,這一點從攻城開始就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依託深溝高壘,在城牆上用盡了所有的法子阻止南軍的攀附城牆,甚至因為燕王在北平城多年經營下的聲望,以及這些時日以來勾欄和道教佛教之類對民眾的洗腦,城中青壯也多自願上了城牆幫忙堅守,可謂是彌補了燕軍兵力不足的最大漏洞,雙方居然就這般僵持了下來。

第一天的攻城並不激烈,雙方將領都心中有數,李景隆圍了九門,也只是用進攻給修建堡壘土壘爭取空間,而朱高熾也拖著肥胖的身體親臨城頭鼓舞士氣,卻沒有用上太多的守城法子,任憑李景隆在外大興土木,只是查漏補缺在實戰中加強了各門的防守,以及簡略完成了對民眾青壯的守城訓練。

但到了第二天,戰事就完全進入了血肉橫飛的階段,南軍的攻城車、雲梯、擂木、投石機,各種攻城器械層出不窮,依託堡壘一波波的南軍用人命對著城門和城牆發起了衝擊,而在戰術上,諸如挖地洞、藉助土壘風向拋灑傳單、火烤城牆等等明軍熟悉的攻城法子全都用了出來,一時九門處處告急,在南軍不惜人命的進攻下岌岌可危。

朱高熾需要在城牆上指揮,燕王二子朱高熙、三子朱高燧就真如救火隊員一般,帶著生力軍支援各門將領,奔波在北平城內的每個角落,而燕王妃也是全副披掛,親冒箭矢守在城頭,帶領青壯協助守城,城中資源調配、民眾安撫則是全部交給了道衍,各方配合之下,居然在南軍的猛烈攻勢之下勉強抵擋住了南軍的進攻。

城牆上計程車卒分為兩撥,一撥持弓弩或者操控投石機,負責射殺那些接近城牆的南軍,而手持長矛短刀計程車卒則是負責清理那些靠雲梯登上城牆的先登營,一旦南軍靠著盾牌硬頂著箭矢上了城牆,他們就需要把南軍趕將下去,若是讓南軍在城牆上開闢出一塊陣地,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南軍跟著上城牆,到時候就要進入白刃相交的肉搏戰,城牆優勢再也蕩然無存。

而那些或自願或徵召來的民壯,負責的就要簡單許多,他們只負責往城牆上運送投石,在城牆下煮沸金汁熱油,然後將其傾倒下城牆即可,但就算這樣,沒有經歷過戰爭的青壯還是死傷慘重,第二天攻城下來,北平城牆上一片哀號之聲。

事實證明,五十萬人的攻城絕不是開玩笑,除了九門同時遭受攻擊,還有十幾萬人像螞蟻一樣地往城牆上爬,城內的燕軍就算再怎麼有心理準備,還是被如此大的陣勢嚇壞了,正是這攻城戰初期的不適應,造成了攻城第二天北平最大的險境,順城門的守軍由於準備不足,被南軍用衝車把城門撞出了一道縫隙,正是這隻容一人橫身穿過的縫隙,卻接連不斷地湧進了面目猙獰的南軍,猝不及防之下守軍被他們在城門內開闢出一塊陣地,南軍找準機會猛攻此門,城門守軍幾乎潰散。

眼看就要破城,朱高熙及時趕到,他帶著巡弋的部隊加入了守城,更令人稱奇的是,住在城門附近的一群婦女也組織了起來,在一名僧人的帶領下使用特殊武器板磚和瓦片攻擊南軍,當然這種攻擊方式有多大作用還很難說,但至少它極大鼓舞了守城士卒計程車氣,潰散計程車卒紛紛回頭,經過激戰,圍攻順城門的南軍被擊退,城門再一次狠狠地被關上。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南軍人馬實在太多,五十萬的大軍,來自不同的派系、不同的地區,將領們各自有山頭,這種看起來唾手可得的必勝戰功更是人人都想爭,再加上李景隆這位三軍主帥在指揮上不如那些老將老辣,只顧催促三軍猛攻九門,卻沒能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戰機,一個本該改變歷史的大好機會,便在南軍將領的內耗和李景隆的庸碌之下就此浪費。

沒人知道這位高高坐在望樓上的討逆大將軍在想什麼,他竟然沒有第一時間把身旁的預備隊派上去猛攻順城門。

酉時三刻,南軍鳴金收兵,在城牆下留下了堆積極高的屍體和散落破碎的攻城器械後,第二天的戰事也就此落幕。

城內城外的軍營,處處可見傷兵的哀嚎,這時候燕王府一直秘密訓練的醫療兵就派上了用場,王府徵集的民間大夫先進傷兵營,濃烈的藥味還沒散,醫療兵們就帶著大批次的青黴素趕了過來,斷胳膊短腿自然只能看老天爺讓不讓他們活下去,但那些以往受了刀傷得在鬼門關走一遭的傷兵,這一次卻是可以活下來,或許還能再次投入攻城戰裡。

已經兩天兩夜沒閤眼的朱高熾沒等南軍第三天的攻城,就意識到這樣不行,南軍五十萬人,大可輪換攻城,就算每次都會留下人命,也對他們不痛不癢,輪換計程車卒還能得到休息,但燕軍呢?只是兩天,就幾乎把能用的法子都用上了,此刻的北平城內多少人夜不能寐?城牆上多少守軍提心吊膽生怕南軍又重新攻城?這樣的精神狀態,再撐個幾天就會崩潰。

要想守到父王回來,他必須要做更多。

……

事實證明李景隆並沒意識到自己錯過了多好的一個機會,也沒人敢指責他這個討逆大將軍,看著對面只是兩天攻城就搖搖欲墜的北平城,他心裡十分得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