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
龍游縣的洪水早已退去,百姓們正在進行熱火朝天的重建工作。
貞觀時期的官府,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洪州刺史親自趕到龍游縣,撥款放糧,安置流民,讓災情迅速穩定了下來。
李道玄也以土行神通助百姓們一臂之力,壘高牆,移巨石,凡人和修士,齊心協力,顯得十分融洽。
兩座石雕佇立了起來。
一座是隻巨大的飛鳥,背上馱著許多百姓,飛出滔滔洪水。
另一座是個偉岸而俊朗的年輕道人,他一手持法劍,一手掐蛟龍,目光鋒銳,氣勢恢宏。
兩座石雕,是洪州刺史特意花重金尋大師雕成,栩栩如生,別具神韻,百姓們見到這兩尊雕像,都會自發停下,躬身行禮,以表示他們心中的感激。
刺史想拉攏李道玄,請他入朝廷辦事,但被李道玄拒絕了。
他現在還沒到出師的時候。
再說,醴陵城中,還有法寶在等著他呢……
是夜。
為了不驚擾百姓,李道玄和師父悄悄離開了這座縣城。
伴隨著滿天星光,穿著一身樸素的道袍,師徒二人再次踏上了遠方的路。
除了一壺好酒,他們什麼都沒有帶走。
刺史賞賜的銀兩,都被他們分給了百姓。
那些經受洪災的苦命人,比他們更需要這些。
城門口,吳秋白對著兩人的背影深深行禮,他變得成熟了許多,眉宇之間有著有一分堅毅。
直到看不見了兩人的身影,吳秋白才輕輕一嘆,轉身離去。
師徒二人並不知道,龍游縣在重建之後,更名為了新建縣,紀念著那位救他們於洪水之中,又幫他們重建家園的道人。
《新建縣誌》記下了這段被後世當做傳說的歷史。
“貞觀二年一月十三日夜,天降暴雨,水淹龍游,蛟龍作惡,食人無數,有云鳥自東方而來,揹負青天,救萬民於洪水。”
“天師李道玄,斬蛟龍於西河,重建龍游,後經官府批准,更名新建,以念恩公。”
……
翌日,晨光明媚,紅日如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