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董太后那邊,一路時間不短,董國丈越發地擔心李虎。
他做了各種假設,李虎如果被反賊傷了,這個帳,東夏會不會算在靖康上;如果他被反賊抓了,會不會表明自己的身份,被反賊當成籌碼?而如果他反過來被前去鎮壓的官兵誤傷,又是不是要打仗?
眼看到了董太后的寢宮,他又想:“可以不可以把李虎的身份告訴她呢?”
此時此刻,他開始後悔為什麼帶著李虎去送別健布,而回想非把李虎叫出來,就是隱約覺著自己的外甥不是狄阿鳥父子的對手,讓他們與長月的人和事生出情感,將來好儲存長月……他在做這個事,卻又在怕這個念頭,你一個靖康國人有這樣的想法,你能與誰說?輕者叛主之嫌疑,重者勾結外賊。
董國丈揚天長嘆。
他也好難。
但他前所未有地肯定,外甥不是狄阿鳥的對手。
不為別的,只為健布選擇遠走來妥協。
健布這樣的人,沒有人能質疑他的忠誠,他要遠走,是一種較勁,也是一種避讓。
健布知道李二蛋的身份,為什麼只給自己說,而不是報上朝廷?
這老將豈不是故意把燙手的山芋塞給自己?
自己更喜歡外甥,但健布也許更喜歡狄阿鳥。
想想也知道為什麼。
狄阿鳥若做了皇帝,帝國將比任何一個時期更加強大,一生致力於外患的老將,怕是非常認同此點,即便剔除這個理由,王威戰場被俘,狄阿鳥有意無意地將他安排到兒子身邊,何其大度恢弘?再剔除第二個理由,健布認為自己能夠領兵抗拒得了狄阿鳥嗎?狄阿鳥自起兵之日由弱轉強,鮮有敗績,到與拓跋巍巍決戰河套,儼然已成大氣候,健布也沒有信心擊敗他……就是他有,朝廷的軍隊也不行。
想來想去。
董國丈覺得健布是給自己甩了個鍋。
人家全都告訴你了,沒有任何隱瞞,倘若朝廷怪他不忠誠,人家可以說以為告訴自己這個皇帝的姥爺等於告訴了朝廷。
馬上就要見到大女兒,根本無法提李虎的事兒,只能說服她讓自己再出宮找她哥哥吧。
李虎。
你千萬別魯莽,你出事不要緊,我給你爹沒法交代,你爹若是以此發難,又是兩國大戰……生靈塗炭。
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APP,無廣告、破防盜版、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gegegengxin 按住三秒複製 下載免費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