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曲盡星河> 一百零七節 首重慈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百零七節 首重慈悲 (1 / 2)

道林和尚一路都在沉思。 思利思弊,思天下大事,思李二蛋投書所言:“小子自北來,悉陳州戰事之將起,為吾君試問之,倘與佛共謀蒼生事,可否?有聞仁者所為,大止息兵戈,其次救治哀民。若戰事已無可免,和尚何不倡言共救助,活百千無辜之生。若夫佛之曰慈曰悲,獨存避事之心,不能解世間苦痛傷厄,援手眾生,是為徒其表,妄口舌,何慈悲哉?士大夫自有知之,傳臭於鄉間廟堂,不利於佛家大事……小子嘗聞古之先賢,欲天下行其道,披荊斬棘,流血奮發,雖千萬人而敢往矣,試問大和尚,爾賢者爾偽之者?”

此投書寫給達摩的。

但不知怎麼回事,道林有一種難言的羞辱感,更有一種激辯之雄心。

他記得自己領了僧眾從李虎抗賊時,李虎與人笑著說:“沒想到和尚也來了。”此言怎麼都聽著不入耳。難道和尚不能去嗎?眼看賊兵事大,百姓相抗,和尚該不管不問?自是不該……

今天他李虎又說,佛曰慈曰悲,都光是嘴功夫,不敢踐行,不敢流血奮發?

李虎?

人家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到你嘴裡,你能說百無一用是和尚?

你視我和尚為何物?

怪不得我的話你半點聽不進去,無非是覺得和尚是個耍嘴皮子的?

李虎,你是少年人,你怎麼能這麼看不起我這樣年齡能當得起你父輩的和尚?我道林若是庸人,何敢把佛教興盛之事一肩擔?

心思想著怒著,努著也想著……這李虎,倒也沒有說錯。

自佛教傳入土,確實沒幹過什麼像樣的大事,還曾因為歡喜禪被潑過髒水,眼下看起來雖然興盛,多半是建立在施粥救病得來的善名,而有了這樣的善名,信徒才信你不會害他……而今陳州戰事將起,李虎所說的倡議,未必不是佛教一個天大的機會。你們打你們的,和尚管的是救人呀。

如是則不管城頭如何變化大王旗,佛家慈悲之名必千百年不被更易。

這李虎,怎麼能想得到呢?

這是在教我千秋萬代的大事情呀。

他說他與我佛無緣,這種好事怎麼找到了我佛的頭?

他是心裡有著大慈悲的人,自然鄙夷我在備州撒錢吸引信徒的虛偽,故而不待見我,我那時以術度他,那是小看他。

只是?

我該怎麼說與師傅呢?

不知為何,他內心忐忑,覺得自己被說服了,但師傅達摩卻未必能被說服。

到了東北的深山老寺,卻是有幾分笙歌的模樣,達摩在,故而佛教的核心人物或多或少跟隨左右,在往日年月不見人跡的古寺裡,自然多了很多的熱鬧。道林跨進寺廟,便有不知何時投靠來的接引前施禮,恭恭敬敬,卻又一身原則地叮囑:“方丈今日是為佛門正宗,師兄雖是方丈看重之人,亦不可不講規矩,先前幾個師兄議論了,從今之後,無論何人,都不能隨意出入方丈的禪房,必須在外候見,方丈見了,再小心翼翼進去,跪拜施禮。”

道林強調說:“跪拜施禮?!”

接引僧嚴肅道:“自當跪拜。佛宗面前怎可隨便?”

道林連忙說:“前日回來見師傅,師傅還不曾說……”

接引僧道:“自無需方丈說起。你得方丈器重,又是他的弟子,從備州遠道而來,想必眾師兄無人忍心告之。然方丈愛你,你更不能壞了規矩,輕了佛宗人。”

道林想了一下,同意說:“貧僧記住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