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雖然在高顯長大,卻因為貴為一國王子,母親對禮儀督促得緊,看起來和靖康士人一般無二,沿街道詢問多了,見到夏物在長月抬價,皺了眉頭覺得貴,然而皇城根子上的百姓卻自有一番傲氣,見他光看不買,不免話裡夾裹些刀劍傷人:“看你也是財主家大少爺,我們尋常百姓都不覺得貴,覺得它值,你覺得貴?你爹莫不是個老摳,小小年紀把你教成了這模樣?”
逢畢都氣瘋了,恨不得掀開身上衣物讓人看一色東夏貨,李虎卻很自在,什麼看人高低,無非是想讓自己從口袋裡掏錢。
健威也不好說什麼,只是當是個對當地熟悉的人陪同著,解釋一二。
驀然,李虎站住了。
幾個大小夥子合推一輛車,沿街叫賣“備州石器”。
他們還打著旗幟招牌,上頭寫著:“天行健,土貨砸金蛋;備州石,精美不輸瓷。”
逢畢好奇去看,被他哈哈大笑著攔了下來。
逢畢還在琢磨“土貨砸金蛋”是什麼意思,李虎卻已明瞭。
什麼“土貨”,什麼“金蛋”,土貨就是他那石頭,靖康出產嘛,什麼“金蛋”,東夏來的高價貨物。
健威實在忍不住了。
他好奇地問李虎:“少爺。我在國內時,老聽他們說你在備州開石場,準備賣到長月,這備州石你知道嗎?”
逢畢沒好氣地說:“少爺怎能不知道?這石是他場裡的。”
健威還想跟著問,李虎是不是聽說備州石頭治得好,感到好奇,才在備州治石頭的,聽逢畢這麼一說,覺得不會騙自己,再看幾個熱火朝天的後生打著“砸金蛋”制夏人的招牌,不由一陣羞惱。
這石頭是在靖康地界出的,但他們東家在自己身邊呢,是純正得不能再純正的東夏人,你們用他的東西“砸”東夏的“金蛋”。
當然,他們這是商業上的噱頭,大夥都能理解,說說笑笑已走過去。
他們去的是白馬寺。
健布給李虎推薦了達摩。
李虎逛街只是順道,按照健布說的“佛家風頭正盛,必主輿論”,“達摩投機之人,為弘揚他之佛法,定能說服”,去拜見達摩才是主要的。
然而眼看快到白馬寺廟,遠遠能看到一群人,是太學裡的學生混雜著一些破落戶,他們沿途走來,在街道兩邊指指點點,奉勸商鋪上的人說:“夏王都跟朝廷打起來了,你們還在賣夏貨?”
他們又說:“你們每買十雙夏鞋,就為夏王武裝一個騎兵。”
遠遠間,又隱隱聽得:“那蘋果哪國的?也不能賣……要打仗了你知道嗎?”
李虎頓時停住腳步,表情森然。
騎兵自然不會如此廉價,而這些鞋子,東夏也不貴,多數的錢是他們易手中轉,加上長月門面貴,租稅重,附加上來的。
逢畢又要怒氣衝衝往跟前去,也又被李虎攔回來。
健威打圓場說:“他們戰敗了。心有怨言。你得站在另一國的角度去看問題。”
李虎冷笑道:“我就是站在靖康國的角度看問題。比如剛才那些人推車賣的石頭,還真不一定是我場裡出的,我開了一個石場,所用之人皆備州人,我能用的工藝,就會在備州流傳,自然有石匠跟進模仿,甚至開創出新的花樣,這是輸人一段,奮起直追終不會太落人後。但他們反夏貨?否定好者為好,美者為美。須知你、我只有肯定好器物就是好器物,理應受到天下人的追捧和喜愛,才有人肯下工夫,去超越前人,無論他是靖康人還是夏人……光是反夏,抵制夏物,認為當地的,當國的才是應該捧場的,到頭來養出來的都是一群爛匠,十年之後,我東夏之技更新,爾靖康之貨更破。政治之風颳倒工匠,於我東夏雖有害,卻為小害,於他靖康,則必生出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