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慧帶領他們做起晚課。
曾幾何時,僧慧出入豪門,為佛事奔走於將相,也是美色入懷,千杯不停,然而這一刻,卻是覺今是而昨非,心神天地俱籟。
其實往來士林,讀書只為機辯之用,佛經並未一一讀透,忽這一日頓悟,萬般佛法似紛沓而來,令他臉上有
一種安詳的神采。
門外已是武僧林立。
門內,僧慧與一干僧人在雪下晚課。
一聲清脆的木魚聲。
像是開啟了眾妙之門。
僧慧唱道:“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柴門破開,武僧蜂擁而入。
眾弟子驚起,僧慧亦睜開雙眼。
馬天佑已經迎上去,雙臂撐起揮舞的棍棒,怒吼一聲,飛肘身靠,打飛一名武僧,旋即手腳並用,拽下一根哨棒,如大槍一般,蕩得武僧人仰馬翻。
雪不住下。
馬天佑怒吼道:“師傅快走。”
他一回頭,兩根哨棒就呼嘯著打在他的後背上,斷成四截。
僧慧的眼神中不由漾出淚花。
然而馬天佑這種歷經戰陣之人的兇猛,在室內練習棍棒的僧人又如何見得,他怒吼一聲,回棒一掃,又一腳,一僧騰空,倒撞柴門,柴門塌了,他又點了幾點,門口的武僧幾乎都在地上橫七豎八。
柴門巨響,驚動四舍。
農戶們紛紛出門,便有僧人警告他們:“佛門清理敗類,閒人避遠。”
小轎落地。
達摩在小轎中低眉。
有些事情往往是身不由己。
事情的發展早已是超出預料,自己引以為傲的腹心弟子,自己卻要被迫捉拿,扣他一頂帽子“佛門敗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