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曲盡星河> 二百一十六節 無人送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百一十六節 無人送糧 (1 / 3)

朝廷要出征,隨行文武的名單直到出征之日才算定下來,而十萬大軍,要點兵,要指定路線,要裝備軍械,御林軍為了雄壯威武,連裝都換一遍……這一切的一切想就緒,時間就顯得漫長,而靖康朝廷上下為了籌備,累得像是吃奶的力氣都已經使了出來,到勉強將先頭部隊送走,軍糧還沒有定下來是從哪出。最後,皇帝乾脆一紙文書,要求登、備二州籌集,儘快送達。

不管怎麼說,皇帝早先有過巡邊的計劃。

好多的事情已經準備半年有餘,朝廷上下再使一把勁,最終把十萬大軍送出潼關。

將軍隊送出潼關,朝廷上下的官員已經都說這是他們前所未有的一段時間,忙碌得家裡的小妾都顯得生疏。

皇帝算了下時間,怎麼都覺得父親在時,出兵順當得多,問責周圍的臣工,便有人分辯說:“先皇在世,國家哪有今天這麼鉅細兼備?讓出兵,將領就得出兵,什麼不管也得出,沒吃的,衣裳不穿也得出兵。現在呢?不得講體面,講細緻嗎?官府的人也多,上傳下達經的手也多,審得細……”

大臣是把皇帝哄過去了,卻使得羊杜冷笑。

他曾一度擔任軍政大臣,自然知道當初為什麼能快,靠預先籌算,一旦起了戰事,快速反應。

可如今呢?

管軍政的全是文人和職業官僚。

他們也讀兵書,辯論一等一的,但就是紙上談兵,節奏緩慢,沒法果斷決定,譬如軍中需要腰刀多少把,少了兩千把怎麼辦?不能少,少了不行。那就讓等著,找工部省要夠再說,到了工部省,人說你等著,我還缺鐵……一路下去,日期到了,便開始相互推諉了,而且他們沒打過仗,不能預料國家的戰事,提前做足準備,一旦要打仗了,不知道調哪的兵合適,不知道軍糧屯到哪去,到處商量,抽你的多少兵行不行,行不行,軍糧呢?五百里之外呢,啊呀,運來呀。

要知道,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十萬大軍開赴出去,還有多少事情沒做好,而是囤積的軍糧離戰爭地遠,運送上去,時間慢,開銷大,而丁壯亦一時難以調集,最後不是決定趁新糧初下,在登州和備州籌集?這理論上能夠應急解決的事情,卻非時非地,登備二州久已困苦,現有軍隊又多,全靠地方供給,官府收上來的糧食,要加送到正在修建的大運河上,要提供給軍隊,而索丁致使勞力緊缺,田地大量荒蕪兼併,門閥們上下其手,佔有大量土地,賦稅卻少得可憐。

給這二州索要軍糧,沒有地方不哀嚎叫苦。

再叫苦,有用嗎?

十萬大軍得吃喝,若因糧食匱乏,不戰自潰怎麼辦?

朝廷上下了死命令,每一地交來多少糧,要再出多少丁,如果出不了,地方官不是卸職不卸職的事情,更不是免不免職的事情,而是殺頭治罪……在登州,先殺雞儆猴,開了回先河,眾官一時人心惶惶,怎麼辦?趁秋收加徵吧。加徵不來怎麼辦?搶也得搶呀。

保郡也被加派軍糧三千石。

多嗎?

不多。但它像是最後一根稻草,壓上頭,就讓人覺得要垮,地方上,哪還有籍貫好好的人家呀?

脫籍而出,鄉亭跟著隱瞞,不然人已經活不下去了。

魚鱗冊子上,報亡報失的人多,記錄荒蕪的土地也多,往往一鄉,被勾得只剩幾個點塊,再一攤派,這幾個僅有的點塊上也根本頂不住,收不上來。

如果只是這些糧食也罷,想方設法還能籌齊,但還得出丁運送呀,索丁索得都快造反了,哪來丁壯經陘道,輾轉登州送達到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