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議下來了,並沒有陶坎什麼事兒。集中了眾多將領的武英殿上,他也是缺席的,不曾有人叫他前來。
一些將領們焦慮地等待著。
他們中有些人忍不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時不時目比最前面站著的一老一少。
居首的健布真的老了,不是他滿頭的白髮,讓人覺得像個老人,因為他還有熠熠的雙眼和筆直的身軀,映襯之老的,是他帶著一名雄姿英發的年輕人,這位站在身邊的年輕人,高出了他將近一頭,虎背猿腰,頭上爵板扎得一絲不苟,他穿著健步曾經穿過的虎紋鎧甲,肩膀上裹著健符用過的護肩銅獸,鐵青猙獰,胸前護胸外凸,像是兩面銅鏡,腰間活舌帶扣皮帶下緊扎,渾身甲片泛著水波光,腳下的戰靴也是一道緊弧收到腳掌,裝進小腿肌肉的地方,裹了鋼片才有鼓囊。
他眉目之中與健布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一臉的堅毅、平和。
人乍一看去,這是當年的虎賁郎將健布還是躍馬揚鞭、奔赴戰場的建章將軍健符呢?
孫兒茁壯,更替了父祖的英武。
有他在身邊,祖父自然真的顯老了。
但健布卻渾然不覺,每次目光收回來,落在青年的身上,都帶著一股濃濃的慈祥。
他輕聲說:“威兒。這條路是你自己選的。倘若兵冊上點到你,真上了戰場,要把自己照料好。”
健威笑道:“祖父放心。”
眾將和與不和,紛紛恭維誇獎。
陡然間,有人小跑進來,壓低聲音說:“親征。”
武英殿上,立刻就是一片安靜。
親征?
健布喃喃道:“都是年輕人呀。”
他是想說,天子親征,那是年輕人逞強,但他還怎麼再露骨呢。皇帝沒有自己來,是皇帝身邊的近臣,到來之後,喊人安排草擬跟隨的將領。健布又感到失望,出兵是大事,親征更是大事,皇帝都不肯來見一見將領,聽一聽大夥的意見和建議嗎?戰未起,而預先謀,你自己坐在深宮裡,就決定仗怎麼打嗎?不慎重呀。
而且與以往預先擬定將領名單不同。
皇帝點的幾個人名都是重要將領,說是讓他們與閣臣們一起再商定隨行名單。
眼看皇帝身邊傳話的近臣要走,健布嘆息一聲,大踏步上前,攔住要求說:“你回去告訴皇帝,巡視白登山,從白登山出兵,並不是一個好主意。雖然從白登山方向經上谷可以馳援北平原,但是容易吸引東夏的注意力,而一旦作戰,補給線全部暴露在東夏騎兵可以任意襲擾的地帶。即便狄阿鳥不打算招惹我們,高顯人也不會放棄遊說他,等於打一個敵人,用打兩個人的力氣。”
近臣雖然恃寵,卻不敢得罪他,連忙回應說:“君侯的建議,我一定轉達。”
健佈滿意地點點頭,帶著健威先行離開。
走在路上,健威不停追問:“隨行的武將名單上,會有我還是會有您?”
健布遲疑了一下,低聲說:“別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