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曲盡星河> 六十九節 不敵妖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六十九節 不敵妖性 (2 / 3)

東夏的兩個拳頭擺開,他陶坎不能將自己的軍隊分成兩部分各個抵禦,受東夏調動,兩地相隔遙遠,如果東夏依靠自己強大的機動,在某一端突然投入全部兵力,靖康在兵力上也許還能有點優勢,但是吃敗仗的風險就會增加。

一旦分兵,一旦一邊吃敗仗,那東夏反倒從劣勢變為強勢。

手下人已經摸清狄阿鳥帶回來的人。

盧龍關的兵力不多。

他狄阿鳥率漁陽來的軍隊,收攏殘兵敗將在漁陽河谷,陶坎不願意將注意力往盧龍關多分,留下少量軍隊用於監視和防守即可,就是要在漁陽河谷孤獨一注,與狄阿鳥決一雌雄,在此一戰。

縱你千變萬化,我不動如山,你手裡兵力不足,就算再能用兵,又奈何得了我?這就是陶坎的策略。

狄阿鳥給他的心理壓力太大了。

他一刻也不停地作戰前佈置……直到他反覆做,從緊張倉促到時間充足,東夏亦毫無動靜。

他正納悶,甚至埋怨自己沒有抓住時機,先進攻東夏軍隊,給了東夏軍隊休整的時間——也許他作戰前準備,東夏軍隊正在休整。

直到這天,檄文飄飛。

陶坎臉色變了。

這檄文與定夏二州時又有不同。

在那兒,不管他狄阿孝是怎麼回事兒,跑高奴去了,你不能不管不顧這一點兒,面對北平原,則要發揮得太多了,兩地又那麼遠,誰先打誰的?軍民絲毫不知,連爭議都沒有,而北平原所管轄的靖康人,又曾經因為狄阿鳥的鎮撫身份在東夏治下,一直以來受東夏恩庇,現在支援誰?該支援誰?檄文紛飛,檄文漫天,增加了張鐵頭的孤身見敵,毫無戒心和陶坎的心計毒辣;增加了北平原歷年來糧食賦稅的比例;甚至增加了北平原貿易繁盛,對備州百姓生活的影響。

“東夏雖尚武而不脅良庶,爾備州之民,出入東夏者,何人不好客,何人欺詐之?互利互惠,為爾等藩籬,備州凡一人皆可自問,久無邊患之苦否?”

陶坎聚集眾將議事,扯爛一張檄文,又扯一張,一連扯個七八張,抖在眾將面前問:“你們就任士卒傳閱嗎?你們傻了嗎?這些能傳閱嗎?”

馬天佑最是受罪,狄阿鳥說起了與他結拜兄弟的往事,為了讓大夥知道他既不是忘恩負義,也沒有通敵賣國,憋屈地反映:“仗怎麼能這麼打呢?現在是打仗呢還是打文呢?”但是他又說:“不是我們任將士議論,讓他們傳閱,突然一下滿營都是,你咋辦?我也試著問了一下,這些人,這些人還多數不受影響。”

他說多數不受影響也對。

備州人心裡不平衡,眼看北平原富有,東夏從一窮二白變成高人一等……多數是想搶回天朝優越感的。

但相煎何太急,他們也都認可,東夏人不兇殘,從此他們不再有邊患的煩惱,因為靠著北平原,不少作物能賣去北方草原,獲利也不少,漸漸的,又感到動情。

不管他們對東夏人是不是因為不平衡而要出手教訓,對東夏王口徑一致:東夏王是個天大的英雄,百戰百勝,你看咱們的那些將軍們緊張的模樣,咱們能打贏他?萬一打不贏怎麼辦?

陶坎有點一籌莫展。

他想了一下說:“明天分出人馬進攻東夏軍隊,再不打,士氣,軍心不再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